下载此文档

美景就在身边.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美景就在身边.doc美景就在身边一天气正好,虽然是九点多了,但头上一片雾霭,最适宜旅游。在汕尾市城区区委宣传部刘元海、陈美初、吕业群三位部长带领下, 我们乘坐渡船到对面海沙舌,一块刻有“白石头村”的石柱跃然眼前。十年前, 旅港太平绅士曾炯坚先生回乡捐建了积美苑。我曾光临并胡诌了一首顺口溜:“白石头村赏绿榕,蓝天碧海乐融融。金风竞渡千帆褐,墨客挥毫万瓣红。”我们一行到了新港村委会楼顶观光。左边是茫茫大海,因为雾大, 看不到碧蓝的天, 但苍茫一片, 海边一色。中间就是沙舌。沙舌由品清湖出海口泥沙堆积而成的, 是汕尾港的天然屏障。沙舌出去二十多海里就是公海。几十年前,沙舌曾经被海啸打断,在省有关部门支持下, 两侧堆积大石块, 才成为现在的样子。右边就是市区, 从入海口到海军码头, 桅樯林立, 岸上高楼栉次鳞比, 二十多岁的汕尾新兴城市一派山海湖城的景象。以前我只知道对面海是白石头村,但不知道村委会叫新港。据自称“六零后”的罗镲和黄吉庆介绍, 白石头村原来叫白蛇头村。沙舌也不止眼前一条, 还有一条在品清湖里面的水底, 另外一条在白石头村外面的水底。所谓白蛇头, 因为这里演绎着“牙工蛤牯蛇”的传说。牙工就是蜈蚣, 蛤牯就是青蛙, 它们与蛇构成相生相克的食物链。蛇吃青蛙、青蛙吃蜈蚣, 而蜈蚣是蛇的天敌。秀丽的风景, 配上神秘的传说, 那才更有魅力。我们漫步到了沙舌, 哗哗的潮声迎面而来, 从山下往沙舌尾看, 沙滩上面砌起了石堤, 上面种满有“绿色长城”之称的木麻黄。我跟大家开玩笑说, 你们用舌头亲吻沙舌, 就是舌吻了。当然, 没有谁会傻到用舌头去亲吻脏兮兮的沙滩,但大家都会用鞋底去亲吻湿润润的海沙。二回到海滨路, 乘车前往凤山妈祖庙。凤山祖庙我去过多次, 但几乎没有一次是完整的。这次我们从前面的小巷进去, 从戏台开始, 按照前后顺序参观, 然后登山。这时, 城区委许昌林副书记来汇合。罗镲在凤山顶上指着品清湖说, 品清湖底有一条赤龙, 其实就是沙堤。我很诧异城区的干部都受了普通话影响,把“妈祖”讲成标准的普通话,而我还是很顽固, 坚持把“妈祖”读成“马祖”,因为“妈”在河洛话(闽南话)有两种读音。读阴平的与普通话同音同义, 即母亲。河洛话读阴上的普通话没有这个义, 即祖母及以上的女性祖宗, 另一种是泛指女性: 妈人生( 指没有男子汉气概的男人)。窃以为, 妈祖的“妈”普通话应该读“马”才有道理。从妈祖广场往东拐, 坐船过仅有几十米远的小岛村。据说有人搭建了浮桥, 但浮桥不见了, 有个桥型的铁架靠在酒家一边。品尝了鲜美的海鲜以后, 我们向小岛腹地进军,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原名广东省第二造船厂的广东省汕尾造船厂, 目前已经是今不如昔了。过了船厂破旧的宿舍到了村委门口, 海边有一条小沙舌。左转拾级上山, 一块假石兀然眼前, 刻着一个大大个的草书“??”字, 大家兴致勃勃猜测, 究竟是“山”字还是品清湖的“品”字。罗镲解释是三个山,代表凤山,及与凤山相邻的鼎盖山, 和与鼎盖山隔海相望的小岛山, 而小岛山的面积比凤山和鼎盖山总面积还多三分之一。上山一路石阶,天气已经很热,还没到半路,就汗水淋漓。到了山顶, 有一凉亭, 放眼四望, 品清湖粼粼波光围绕小岛, 从鼎盖山到碧桂园,沿湖都是新建的高楼大厦,比起凤山顶上看到的旧房子屋顶,更有现代化滨海旅游城市的气派。三第三站是三马路, 欣赏骑楼文化。从友谊

美景就在身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6-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