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进藏进藏.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进藏进藏——一路风光一路险写下这个题目, 觉的似乎缺了主语。却找不出合适的称谓对本人的进藏冠以主语名称, 只好让它残缺起来。保留了这个韵味很浓的题目。说起进藏,历史上最著名的要数文成公主进藏。一千多年来,流传着她进藏的许多动人故事。那皇帝老子唐太宗, 为了和边大计,就答应了统治西藏的土蕃王松赞干布的请婚,把皇室远枝 16 岁的姑娘李雪雁封为文成公主,让她和亲远嫁到西藏去。或许皇上自己无亲生的女儿,即使有,恐怕也舍不得。这反到成就了文成公主名垂史册。试想, 古时候交通肯定很不便利。一个只有 16 岁的女子,告别中原亲人,背井离乡,远嫁到洪荒寒冷的莽原, 去走那漫漫无际的唐蕃驿道, 虽有皇家庞大的送亲队伍为伴, 这女子恐怕也是一步一回头, 步步和着泪。因此就有了凄凉美丽的传说。那日月山是公主将要离开唐朝属地时, 拿出宝镜照出自己孤单身影,悲痛中将宝镜摔成两瓣,变成了日、月两座山; 那倒淌河是公主思乡的泪水汇聚而成, 从此由东向西倒流而去。这传说是在诉说着文成公主远嫁的凄苦惆怅, 也在诉说着进藏之路的艰难。而文成公主的进藏路, 应该大致是如今比较好走的青藏路了。时光流到现代,更著名的进藏就是为和平解放西藏解放军 18 军大军进藏了。从 1950 年起, 为打通进藏道路, 遵照毛泽东主席“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指示,大军一路西进,剿匪、筑路、行军,“背着公路走”, 铁流滚滚,“红旗漫卷西风”。这是世界公路史上绝无仅有的。靠打仗行军之军队, 在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高寒冻土的高海拔地带, 硬是用最原始的工具, 修筑成了一条 200 多公里长的康藏公路。这条天路, 正是现在川藏公路的前身。我们要进藏探险走的就是这条川藏路。事有凑巧。今年正值西藏和平解放 60 周年,七月份是进藏旅游旺季。妻妹夫的单位谋划着发起一个自驾进藏旅游的小团队, 妻妹两口鼓动我们夫妻一起加盟, 闯一闯西藏这块神秘而又神奇的土地。于是,大家很快组成了一个 13 人的团队,结伴进藏。经过充分准备,自驾着三辆车,于 7月 19 日正式出发了。出发前,大家下决心选定走川藏公路进藏,来一次回归自然、探险和发现之旅。尽管事前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旦走进川藏路, 大家还是被彻底震摄了。可以说川藏路几乎处处是景, 一路风光无限, 千姿百态, 变化神奇; 也一路险象环生, 惊心动魄。那莽莽林海, 广袤草原, 皑皑雪山, 淙淙溪流; 那悬崖悄壁, 峰峦叠嶂, 深山峡谷, 飞瀑流泉, 暴怒的江河, 险峻的盘山路; 那平缓舒展的清澈河水,圣洁秀丽的高原湖泊,飘渺温柔的地热温泉, 无一不展示着西藏的雄峻和秀美。加上马帮文化,藏茶文化,虔诚的信仰, 古朴的民风, 更是彰显着西藏的神奇与神秘。真是让人走过一回, 心灵会受到洗礼, 意志会受到锤炼, 精神会得到享受,永生难以忘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川藏路吧。走川藏路, 四川雅安是起点。从这里走 318 国道, 可以一直进藏。雅安是川藏公路与川滇公路的交汇口, 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地带,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我们 13 人的小团队在到达雅安前,妻妹夫专门安排住进了太白县, 以求体验一下高山的气候, 搞点过渡。第二天, 经过一天的行程, 住进了雅安市。雅安城依着青衣江两岸而建。江水浩浩,烟雨浓浓。据说,这里号称“雨城”,是四川雨水最多的地方。我们进住的当晚就下起了雨。第二天早晨, 城市就隐在雨后的烟雾中。就见青衣江上, 水气升腾, 两岸建筑雾朦朦的参差而立。江上架着一座西南风韵的廊桥,桥上建有廊式楼台亭阁, 水雾中朦胧隐约, 给城市添了不少灵秀之气。雅安城曾是西康省的省会, 解放初中央政府撤销了西康省, 如今雅安是四川省地区级的市。早上, 在浓浓的四川话氛围中, 找一个摊点吃早点。然后出雅安城,向天全县方向西进。车辆很快就钻入深山峡谷之中,沿着一条深谷翻上了天全县。过了天全县, 开始翻越二郎山。二郎山,海拔 3400 多米,是千里川藏线上第一道咽喉险关,也是青衣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岭。车辆沿着盘山道旋转,但见林海茫茫, 峡谷幽深, 公路弯多、坡陡。幸好二郎山隧道已经打通, 单边放行。我们在等候放行时, 下车观景。时值夏季, 站在山腰, 放眼望去, 西藏门户一片青翠, 从山顶到深沟, 林木葱郁、溪水清流, 山雄路险。想当年, 解放大军在这样的高山峻岭筑路, 一定是很艰难的。小时候听那二郎山之歌, 说它高万丈, 康藏道路被它挡。是解放军进藏,才有了这条天路。当年大概除了军车、兵站,民运车辆很少通行的。如今这条路上竟然车流量很大, 大车小车挤了一路等候放行。有了隧道, 便捷了许多, 不再翻那高耸的山顶了。过了隧道就翻到山的另一面。车辆盘着山绕来绕去, 抬头看, 仍然没离开这座山。下山不久, 就到了大渡河畔的泸定。这里就是当年红军长

进藏进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101 KB
  • 时间2016-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