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2017-3-29 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古今中外的诗词里都提到关于“愁”的话题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2017-3-29 《乡愁》余光中 2017-3-29 2017-3-29 余光中, 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著名文集有《白玉苦瓜》、《灵河》、《石室之死》等。 2017-3-29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乡愁 c2《乡愁》配乐朗诵 0108 朗诵 2017-3-29 1. 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全诗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四个人生阶段。 2. 作者以什么变化组诗? 2017-3-29 很明显,这首诗是以时间的变化、推移来组织全诗的, 全诗共四节,对应的是四个人生阶段: 诗人为这四个人生阶段分别找了一个最能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乡愁?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2017-3-29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后来——坟墓——母子死别现在——海峡——游子与大陆分离个人思乡之情逐层推进普遍的家国之思 2017-3-29 思考:本文表现怎样的主题? ?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2017-3-29 作者在这首诗里,设置了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使意象次第放大,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余光中《乡愁》一诗的构思特点:
乡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