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v .
两种“本能〞
——我的三那么教育故事
市第五十四中学 旭欢
当学生出现一些问题时,简单地批评或处分,这是每个教师都无师自通的,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本能〞。但我们常常发现,这种“本能〞收效甚微,学生很快“旧疾复发〞,甚至愈演愈烈。所以我慢慢尝试抑制自己批评的“本能〞,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读书笔记
小刚从农民工子弟小学升入我校,我第一次批改他的“读书笔记〞, 发现他只是随便抄了一篇短文,字迹很潦草,一看就知道他讨厌写作文。
其实在开学第一节作文课上,我已经详细地介绍了怎样写“读书笔记〞,并强调了书写要工整,没想到小还是明知故犯,我有些生气。本想马上把他叫过来好好训导一番,然而,在我仔细地看了小抄的那篇关于朋友的文章之后,一个想法闯人我的脑海,让我改变了主意。
那天下午的语文课,我先让学生们说说自己对于“朋友〞的理解,学生们的发言很积极.等好多学生都说了自己的想法后,我说:“刚刚这些同学对‘朋友’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体验和理解。教师这里有一篇写‘朋友’的文章,现在念给大家听,看看和你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紧接着,我开场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除了亲人,恐怕只有朋友这个词可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亲切了。有了朋友就远离了寂寞,有了朋友就有了欢乐,有了朋友也就拥有了好心情。朋友,是你可以寻找帮助、诉说烦恼的人,也是需要你帮助、排忧的人。伤心的时候,困难的时候,成功的时候,他都在场,这就是朋发!好朋友,可以说心里话,彼此关心,相互勉励,共同进步,有时吵吵闹闹,却从不伤感情……当我读完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小翔情不自禁地说:“教师,这真是一篇好文章啊,很精练地写出了真正的‘朋友’是怎样的。〞
明慧也说:“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怎样交朋友,怎样对待朋友。
“教师,您是从哪里找到这篇文章的呢.〞小静好奇地问,“我也想摘录!很多学生冲动地搭话:“教师,我也要!我也要……〞
“好,那教师就告诉你们吧,文章不是我摘录的,〞我微笑着说,“而是——
. .
. v .
小摘录的,教师在这里也要感他为我们带来了这样的好文章!既然大家这么喜欢,那就让负责黑板报的同学把它抄写在黑板报上,方便大家阅读摘录!〞说着,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小,学生们露出了羡慕的神情。而小呢,一直处在兴奋之中,从他那既快乐而又有些羞涩的表清里,可以读出他被教师表扬、被大家接纳的快乐。
课后,我把小叫到办公室说:“……〞小二话没说,满口容许。
第二天一到学校,小就把抄好的文章拿给了我。我接过一看,呵,他把文章端端正正地抄在了稿纸上,从那一笔一划中可以看出他的用心。
移山大法
有一那么故事:一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慕名而来的人请大师当众表演。大师来到
教育案例范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