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好习惯,好未来
——听陈忠联教授演讲有感
陈忠联,一个从来没有读过大学,却成功走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讲坛的天才;一个多年浸淫商海,却对教育有着无数奇思妙想与真知灼见的奇人。他创办了中国唯一一个拥有上市公司的中小学——广州英豪学校;培养了众多优秀毕业生,并将他们输送到哈佛、剑桥、牛津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他还频繁出现在各种报章杂志、新闻网络,把他的独到的教育理念传播到全国各地。
陈忠联教授从来不曾以专家自居,他说自己只是一个商人,但正因为他的身份和经历,让陈忠联所推行的教育模式特别实用、高效,贴近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从而能够培养出最符合当今社会要求的人才。他尤其强调“好习惯”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是给孩子一生的财富;纠正孩子一个坏习惯,是给孩子一生的幸福。
一、好习惯要从家庭开始培养
为人父母,常有许多困惑萦绕。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为什么孩子越来越难教?“教育狂人”陈忠联一针见血、直指症结:“21世纪,家长的观念是孩子的起跑线!家长观念不超前,小孩就不可能成功!”
现代社会教育资源已经十分丰富了,尤其是对一些生活在城市、有较好家庭条件的孩子们来说。但也令这些孩子们的家长越来越依赖
2 / 6
学校教育、老师教育,认为自己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学校和老师就应当为孩子的成长负有全部的责任。陈忠联教授却坚决反对这样的想法,他在演讲中说,一个老师不可能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可能保证每个学生不受不良风气侵噬、更不可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做出一番事业。说得更通俗、更明确一点就是,“小孩是你的,你问什么要把孩子的宝都押在别人身上?别人好你的小孩就好,别人不好你的小孩就不好,你输得起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唯一能全程参与的只有家长,因此,要让孩子有好的未来,家庭教育是基本、也是关键。
(一)思维习惯的培养
陈忠联教授曾经在自己的演讲中引用了一句哈佛大学的名言:“一个人的成功失败,不在于他的能力和经验,而在于他的思维方式。”因此,他特别强调对孩子思维习惯的培养,让孩子学会动脑筋、乐于动脑筋,是他们在未来能够拥有光明前途的必备条件。而要想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家长自己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法,从日常小事出发、从生活点滴做起,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
台湾著名戏剧大师李国修在对自己独生子的教育过程中,就非常注重对孩子思维方式的培养。李国修和儿子约定,每个星期只能去一次百货公司,只能买一件玩具。因此,他的孩子必须自己思考和选择每次宝贵的机会应该买什么样的玩具,比如自己已经有了拿枪的机器人,那这星期就应该买一个拿刀的;已经有了直升飞机,下次应该买一个战斗机。在无数次的选择和思考中,这个孩子形成了缜密和有条
3 / 6
理的思维习惯,长大之后成绩也十分优异。
这种教育方式,正是陈忠联教授所推崇的,家长的目的是要让孩子亲身体验到动脑筋就能成功的道理,培养动脑筋的习惯,而这样的习惯绝对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
(二)自我控制习惯的培养
孩子不听话、沉迷网络、行为叛逆、早恋等问题,困扰了很多家长。很多家长把这些问题归咎于社会环境、归咎与电脑网络,这种想法其实是不负责任的。并非所有的孩子都会上网成瘾或是陷入早恋情愫难以自拔,所以关键还在于家长
好习惯好未来-(2)参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