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们的感动到哪里去了?.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1 页
我们的感动到哪里去了?
我很少去影院看电影,之所以不去,除了囊里羞涩外,主要是觉得没这个必要。因为从心里说,看电影要觉得值得看,并且会多少让人有种精神上的收获。起码能使心灵有所触动,哪怕多少有点心跳也行。但现在的电影让人有精神收获的不多,而让人看完后不满甚至大喊上当的太多。我们的精神产品好像不像是精神产品,我们所谓的精神食粮不但不像,到有点像掺假的牛奶、掺沙子的大米,苏丹红的咸鸭蛋,漂白剂的面粉,化肥催生的豆芽,硫磺熏染的生姜。为何这样,我想玩电影的人压根就不是为我们这些人拍的,因为他是从他自己的感觉出发,理所当然,我不喜欢,大多数像我这样的人也会不喜欢。我还做过这样的计较,花几十元的钱去看你并不喜欢的无聊透顶的电影,还不如拿一瓶啤酒随便坐在大街上,看来来往往的行人,你会看到实实在在的生活的精彩的细节,那却是真真切切的生活,并且还透露着鲜活的人情味。如果拍得不好牵强附会的电影,说实话,不但失真而且根本没点人情味。
我一直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现在看电影没有了眼泪?没了真实的感动?我们的眼泪到底到哪里去了?我非强调看所有作品都要流泪,但起码能给我们一些什么。流泪和笑是人表达情感最直接最丰富的两种形式,但流泪并不一定意味著痛苦,笑也并不意味著快乐。有人可能说他的电影拍的思想,我却看不出任何有思想的痕迹来,也有人说他拍的是技巧,但那技巧不能让人感到舒服那样的技巧也很成问题。因为人的情感世界有其复杂而隐秘的地方。中国每年据说有几百部电影几千部电视作品,但真正让人感动的有几部呢?真实能触动我们到有哪些呢?记得过去看过的几部电影:七十年代的朝鲜电影《卖花姑娘》,九十年代的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还有美国的影片《坦克尼克号》和《廊桥遗梦》。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朝鲜的电影还不能叫做艺术,因为那还只是意识形态化的阶级斗争的说教。《妈妈再爱我一次》也非常矫情,《坦克尼克号》是以真实的资料为题材,《廊桥遗梦》刚刚迎合了逐渐内心活泛起来的男女隐情。但这些作品多少让中国人流过泪水,虽然那种泪水的成分并不清纯。艺术品之所以是艺术,是因为它跟我们实际密切但又非实际的生活,艺术是务虚的,是刺激我们神经隐隐约约的痛。它给我们的不是什么酒足饭饱,慵懒无聊、庸俗、低级的趣味。艺术是一种撩拨,一种呼唤。如果,从艺术里不能得到这种呼唤或被吹拂的气息。欣赏艺术就出了问题。我们并非一定要看到,亮闪闪的泪光,晶莹透亮的泪珠,深深湿润的眼眶,扑闪闪的眼睫毛。这只是一个表象。问题是我们到底有什么需要?能够得到什么?满足我们什么需要。如果说,艺术把我们当成了可以戏弄可以哄骗的傻瓜。这样的艺术绝对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但今天我们很多时候是被当成可以糊弄的小孩。这是艺术的不道德,起码不够厚道。一个社会,如果被政治愚弄,被商家欺骗,在被艺术家嘲弄,这样的社会是绝对不是一个人人喜爱的社会。那么,我们的普通老百姓不能说多么不幸,起码生活的很无趣无味的。
德国汉学家顾彬说中国当代文学价值并不高,是垃圾。好多作家反对但大多评论家却异常地赞同。这话说得有些过火,但却有些道理。我们每年出版的作品汗牛充栋。真正能勾起我们阅读欲望的有几部呢?我们就要想,那些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些被称为垃圾的东西呢?是他们太无聊,还是他们压根儿就是就是如此货

我们的感动到哪里去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quhe72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