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育课题研究的方法.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教育课题研究的方法哈尔滨市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白志兴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课题研究, 必须要借助、采用各种教育科研方法。人们把符合客观发展规律, 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方法称为科学方法。教育科学发展史表明, 任何教育科研成果的取得, 都是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的结果。因此, 选择、掌握、运用教育课题研究方法, 是开展课题研究, 取得丰硕科研成果的重要因素。教师要运用好课题研究方法, 首先, 要对它们的概念、作用、类型、实施步骤、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等有所了解; 其次, 要从自己进行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出发, 有针对性、慎重、恰当地选择教育课题研究方法; 再次,在教育课题研究中,应以一种方法为主,综合运用其他的方法。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育课题研究取得最佳的效果。本次主要和大家探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观察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一、观察研究法(一) 观察研究法的概念: 教育科研中的观察研究法是指在不加控制、不加指挥, 不影响其常态的自然存在的条件下, 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及各种视听工具,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的、社会的现象和过程进行观察、记录,作深入的理性分析研究,并最终形成文字成果的一种观察方法。(二) 观察研究法的作用: 1. 观察是教育研究课题的重要来源 2. 观察是获取教育课题研究原始材料的最基本的方法 3. 观察是检验教育科学理论的根据之一(三) 观察研究法的特点 1. 能动性科学的观察是具有能动性的感性认识活动, 是自觉的, 是能动的, 它要求观察者在观察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2. 客观性科学的观察能使观察所得的现象和过程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首先, 它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 不影响被观察者的常态; 其次, 能如实反映现实情况, 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不搀杂个人的偏见;再次,对教育现象或过程进行反复的观察,因此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客观事实。 3. 选择性科学的观察是从大量客观事实中, 选择典型的观察对象, 从而能获得典型事物的现象和过程,达到预期的观察效果。(四) 观察研究法的局限性 1. 人的生理局限人的感官使观察的范围、观察的精度、观察的速度受到局限, 它常常只能了解表面的现象,不能直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难以分辨是偶然的事实,还是有规律的事实。 2. 观察仪器的局限观察仪器主要是缺乏直观性, 间接观察还不能完全取代直接观察; 仪器设计的错误或不精确, 制作和操作仪器的误差都会导致观察结果的错误;此外,观察仪器的还容易产生对观察对象的干扰。 3. 观察者的局限观察者对所获材料的解释,也往往容易受到观察水平的局限而带上主观色彩。(五) 观察方法的分类 1. 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根据观察是否借助仪器分类) . 直接观察法是凭借研究者的耳、眼等感觉器官去感知对象,从而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间接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仪器记录的照片、录音、电影等间接地感知观察对象, 从而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 2.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根据观察者是否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分类) 参与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参加到被研究对象的活动之中进行的观察。它的一种特殊的方式,是隐蔽参与观察。观察者参加到活动之中, 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 目的是不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比如专业教育科研人员常以任课教师的角色进入课堂观察学生的行为, 这样就不会因为观察者的出现而发生“虚假”行为。非参与观察法是指研究者不介入被观察对象的活动, 它作为一个旁观者置身于他所观察的情境之外。这时, 研究者往往通过隐蔽录音、录像, 采用单向透光玻璃、纱幕或潜视系统等工具进行观察。目前,受设备等条件的限制,非参与观察法只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或科研机构中使用。 3. 抽样观察法和追踪观察法(根据观察途径分类) 抽样观察法一般包括时间抽样观察法、场面抽样观察法和阶段抽样观察法。时间抽样观察法是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教育现象、教师或学生的言行举止的一种方法。场面抽样观察法是研究人员有意识地选择某一场面观察研究对象行为的一种方法。阶段抽样观察法是研究者就某一阶段时间进行观察的方法。追踪观察法是一种长期地系统地全面观察研究对象发展过程的方法。(六) 观察研究法的实施步骤观察前的准备工作 1. 明确观察目的观察目的是根据教育课题研究的任务和观察对象的特点而确定的。 2. 制定观察工作计划(1) 观察目的; (2) 观察重点和范围; (3) 观察要获得材料的要目; (4) 观察过程; (5) 观察的注意事项; (6) 观察的记录表格; (7) 观察仪器; (8) 观察人员的分工; (9) 观察的应变措施。 3. 做好物质准备包括做好观察借助的仪器的检查、安装和使用安排以及印制观察记录表格等。在此基础上, 要选择好观察的途径、位置, 安排妥观察的

教育课题研究的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ovend
  • 文件大小71 KB
  • 时间2016-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