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妊娠期常见的疾病
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儿死亡为临床特点
分类、诊断和处理方案仍不规范
第一页,共23页。
分类
妊娠期高血压(孕20周后新发血压≥140/90mmHg,无蛋白尿,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
子痫前期—子痫
慢性高血压(任何原因)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第二页,共23页。
尿蛋白的诊断标准
尿蛋白定量≥300mg/24h,尿蛋白/肌酐≥+(仅用于定量方法不可用时)
尽量使用24h尿蛋白定量,如果没有足够时间,建议采用尿蛋白/肌酐比值
第三页,共23页。
最大变化
不再依赖是否有蛋白尿或者蛋白尿的严重程度来诊断子痫前期
在没有蛋白尿的病例中,出现高血压同时伴有以下表现,仍可诊断为子痫前期(1)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100*109/L);(2)肝功能损害(血清转氨酶水平为正常值2倍以上);(3)肾功能损害();(4)肺水肿;(5)新发生的脑功能或视觉障碍。
第四页,共23页。
变化
建议将子痫前期分为无严重表现及伴有严重表现的子痫前期
最近的研究发现,尿蛋白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并不大,因此大量蛋白尿(≥5g/24h )不作为“子痫前期的严重表现”的诊断标准
由于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FGR)与一般FGR的处理方式类似,同时FGR的发生有许多原因,因此FGR不作为“子痫前期的严重表现”的诊断标准
第五页,共23页。
作为子痫前期的严重表现
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10mmHg(卧床休息两次血压测量间隔至少4h)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100×109/ L
肝功能损害(血清转氨酶水平为正常值2倍以上
肾功能损害(
肺水肿
新发生的脑功能或视觉障碍
第六页,共23页。
子痫前期的预测
初产;(2)前次妊娠并发子痫前期;(3)慢性高血压和/或慢性肾脏疾病;(4)血栓病史;(5)多胎妊娠;(6)体外受精-胚胎移植;(7)子痫前期家族史;(8)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9)肥胖;(10)系统性红斑狼疮;(11)高龄(≥40岁)
第七页,共23页。
子痫前期的预防
抗凝药物治疗
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
补充钙剂
其他营养干预措施
第八页,共23页。
子痫前期的预防
ACOG2013版指南推荐,对于有早发子痫前期且早于34孕周早产史,或多次子痫前期病史的妇女,推荐在早孕晚期开始每日给予低剂量阿司匹林(60-80mg)。不推荐使用维生素C、E预防子痫前期。
第九页,共23页。
子痫前期的预防
对于基础钙摄入量不足的孕妇可以通过补充钙剂(-2g)来预防子痫前期。不建议限制孕期食盐的摄入量来预防子痫前期,不建议卧床休息或限制其他体力活动来预防子痫前期及其并发症
也有研究怀疑维生素D缺乏是导致子痫前期的一个危险因素。但是补充维生素D是否有用仍然未知
第十页,共23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