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数(一)
广西柳州市景行小学 刘洁
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第十一册P74-P75
课题:正负数(一)
课型:新授
本课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四年级上册:在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本课主要内容:
六年级上册《正负数(一)》: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可以相互抵消。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六年级上册《正负数(二)》: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进一步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体会“0”是相对的。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可以相互抵消。
3、运用“正负抵消”的原理,借助数轴等方法,解决有关正负数的数学问题;
4、通过进一步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说学知识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理解“正负抵消”的思想。
教学难点:
1、进一步体会正数与负数表示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正负抵消”的思想。
教学流程:
一、游戏激趣,感受负数的意义。
游戏规则:
男女生各选一名代表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其余同学记分。
师:你们打算怎么记分?
(引导学生体会平局是标准数,记为0,胜与负是相反的量,胜一局记为1,负一局记为-1)
记分规则:
胜一局:记1分;平一局:记0分;负一局:记-1分。
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并引导学生记分
预设:
男生
女生
第一局
1
-1
第二局
-1
1
第三局
-1
1
【设计意图】学生亲身参与到游戏中,并经历了记分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正负数是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体会负数的意义,初步感知正负数可以相互抵消。
师:三局比赛后男生得分是多少?
师:你是怎样想的?
师:什么叫做“抵消”?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师:女生得分多少呢?
(引导学生理解“正负抵消”的思想,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其意思)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很快的知道男生的得分,但很多学生并不理解为什么能“正负抵消”,于是在这里设计了一系列追问,让学生体会到正数与负数表示的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负可以相互抵消。
师:如果男孩子要赢女孩子,至少需要胜几局?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其思路,并假设出第四局、第五局的得分)
师:同学们不仅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男同学和女同学的得分,还能透过这个现象发现“1”和“-1”这两个意义相反的量是可以相互抵消的。
三、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进一步体会正负数可以相互抵消。
为了检验某味精厂袋装味精的净含量是否合格,检验员抽查了5袋,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第1袋
第2袋
第3袋
第4袋
第5袋
比净含量多多少/克
-2
+2
-5
+3
-4
师:能看懂这个统计表吗?(等待片刻)
师:谁愿意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统计表中各数据与标准量100克之间的联系)
师:第1袋味精与第2袋味精的重质量是多少?
师:你是怎么思考的?
正负数(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