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县出土五铢钱初探
[摘 要]本文从博白县南流江大桥以下半公里的河滩上出土一批五铢钱出发,分析了五铢钱产生的年代及来源,从而反映了合浦郡在汉代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影响。
[关键词]博白县;合浦郡;五铢钱;海上丝绸之路
1979年,在博白县南流江大桥以下半公里的河滩上出土一批五铢钱。博白县博物馆于废旧收购部征集到了这批钱币。据说这批钱币装于一个陶罐中且被埋在岸边的坡地上,被二位捕鱼人发现被开掘出来,出土时没有其他共存物。由于对它的详细出土地点和出土情况已无法弄清,本人只能就钱币本身情况并结合有关专家对汉代货币的研究成果作初步的探究。不妥之处,请有关专家指教。
一、钱币概况
二、钱币来源
由于合浦郡位于汉王朝国土的南疆,面向北部湾,背靠大西南。境内沿海平原广阔,天然港湾众多,水网交织,与中原地区交通联络极为便利,也是当时中原通往交趾郡与南海诸国的咽喉要地和最便捷的通道。当时船只为了减少风险和防止迷失方向,只能沿着海岸航行,并且尽可能取道最便捷的航线。而合浦郡一带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末至夏季盛行西南季风,秋季盛行东北季风,恰好符合这一要求。因此,汉代合浦郡及其港口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商口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同时外国使者和商贾来中国,多经合浦港溯南流江而上,经北流河入珠江流域,至桂江,过灵渠,再沿湘江到达中原。同时,中原商人也从这些水路抵达合浦。所以合浦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商贸市场,用熙熙攘攘、商贾云集来形容起繁华一点也不
夸张。目前所知的合浦大规模汉墓群就说明了事实如此。作为合浦郡管辖下的博白,其境内的南流江正是沟通南北交通贸易的必经之路。合浦港旺盛的商业活动,没有理由不影响到博白。可以推想到,在博白南流江沿岸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业效劳设施或者集市,以适应商旅的需要。但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恐怕博白商业活动也仅限于此。根据文献记载及考古开掘得知,汉代南北经济交流的格局大概分为“南货〔海外的琉璃及珊瑚、象牙珍珠、犀角、翡翠等〕北去,
博白县出土五铢钱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