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2.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14 、我要的是葫芦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寓言故事。 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 简短精悍,讲了一个人种 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我们知道, 植物生长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前一 环节直接影响着后一环节, 要想得到好果实, 就得细心呵护植物各部分的生长, 不能只注意 结果。 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道理。 之所以选择这篇课文, 是因为学生喜
欢读寓言故事, 同时故事富含哲理, 可以引发学生对生活的理解,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十分活跃, 语言和行为欢快活跃。 二年级生可以熟练地做自己想做 的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记下来。无论写字、绘画还是课余时间的游戏都比较自如。 在此之前, 与成年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不会用文字表达思想。 由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 式发生了变化, 二年级学生心理趋向稳定, 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 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 越多, 自信心不断增强, 一年级的恐慌心情已经很少见到,即使遇到了什么困难, 也不会像
一年级学生那样马上哭泣起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3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2.学习本课生字、生词、理解重点词句。
3.通过理解课文,明白那个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4.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收集葫芦的实物和图片。
2.葫芦的实物、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指着葫芦实物)这是什么?这么可爱的葫芦是怎么来的呢?(学生各抒己 见,预设学生心理:葫芦是农民伯伯在地里种出来的。 )
2.把种子放在地里后,可爱的小葫芦又是怎样长出来的呢?我们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 故事,就会知道了。 (齐读课题: 《我要的是葫芦》指导读好“葫芦”一词,注意“芦”字要 读轻声)
3.读了课题,同学们的小脑袋里一定产生了不少小问号,说一说,你想知道些什么? (“我”要的是葫芦,那么不要的是什么?
“我”为什么要葫芦?
“我”要到葫芦了吗?) 同学们真不简单!读了课题,就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问题提出来了, 怎么解决呢?对 呀,答案就在课文中,让我们读书吧!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打开课本,这是我们第一次读这篇课文,想一想,你准备达到哪些要求呢?
好,就让我们按照这样的要求来读读课文,看谁能最先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达到要求 了,就举起你的左手,明白?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3•看来不少同学很快就读好了, 有把握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吗?哦, 还有一些同学觉得 不太有把握,这样吧,让我们再读一遍课文,记住,只读一遍,而且要大声地读,让你的耳 朵能听见你读书的声音,好吗?开始!
4•现在有把握读好了吗?谁想试一试?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5•读得不错。那么对于刚才我们提出的问题, 你读懂了哪些了?请大家默读课文, 然后
回答。
指名回答。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 不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uoxiachuanyue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2-01-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