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2021/5/7
1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机体摄入碘不足所致的一系列损害,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以痴呆、矮小、聋、哑、瘫痪为主要临床特征)和亚临床克汀病(以智力低下为主要临床特征)、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
除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两种典型表现外,碘缺乏对人类健康最大的危害是造成智力残疾。
2021/5/7
2
因此,它与维生素A缺乏、缺铁性贫血并列为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重点防治、限期消除的三大微营养素营养不良疾病。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消除碘缺乏病工作,从199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居民碘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2021/5/7
3
在缺碘地区,由于个体缺碘程度不同,呈现一个由轻到重的谱带,在不同发育时期缺碘,其相应的表现也不同。胎儿期碘缺乏的危害主要包括流产、早产、死产、先天性畸形、克汀病及亚临床克汀病;新生儿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检出率的升高;
2021/5/7
4
儿童青少年对碘缺乏比较敏感,可影响智力发育、身体发育,造成运动、视觉、听觉障碍,突出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碘缺乏最主要的危害是影响胎儿和0-3岁婴幼儿脑发育和体格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2021/5/7
5
微量元素?
碘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一样,作为一种营养素而存在于人体。它在人体的含量仅有20-50毫克(平均30毫克),约为身体重量的二百万分之一,属于微量元素(营养学上把含量不足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的一种。尽管含量极低,却是机体各个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缺少的。
2021/5/7
6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每天都需要摄取碘而合成甲状腺激素。在停止碘摄入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
人体的碘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供应,一旦缺乏,就会造成机体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导致一些临床或亚临床症状,如:无力、精力(体力和脑力)不足、精神不集中、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等;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由于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导致体格发育落后或迟滞。
所以碘是必需的微量元素。
2021/5/7
7
4.为什么自然环境会缺碘?
自然环境缺碘是指土壤和水含碘不足。导致自然环境缺碘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 大约在第四纪冰川期,由于冰川溶化,冰水冲刷,将富碘的成熟土壤大量冲走。而由裸露岩石形成的新土壤,其碘含量仅为原成熟土壤的四分之一,这就造成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环境碘缺乏,这是自然环境碘缺乏最主要的原因;
2021/5/7
8
● 洪水泛滥致使局部地区土壤中的碘连同土壤被冲走而加重碘缺乏;
● 由于植被破坏,地表土壤被风、沙、雨水、河流带走,致使土壤表面裸露,造成碘被淋滤并大量丢失,这种现象在山区更为明显。
2021/5/7
9
2012年北海市水碘监测结果
一县三区抽取的17个乡镇、共68个村。共184份居民饮用水进行水碘检测。其中,﹤10μg/L(缺碘地区)有163份,%,;10-150μg/L(适碘地区)有21份,%。
2021/5/7
10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