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浣溪沙》教案.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浣溪沙》教案.docx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精品文档
浣溪沙·山寺微茫
(清末民初)王国维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罄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班级:临床肿瘤 1班
授课人:陈慧敏、梁洁双
教学方式:理论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1、通读全诗,逐字翻译诗句,理解大意。
2 、了解诗人王事迹,从而更好地体
会诗中的意境。
3 、了解《浣溪沙》的时代背景。
4 、精读诗句,结合作者的人生观和所处的文化
背景,鉴赏诗词,体会诗的韵味和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
重点与难点:1、引导学生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 、了解作者情感的表达方式。
教学步骤:
1、 导入:《浣溪沙》这个词牌名曾被许多词人用过,譬如
苏轼、晏殊等。现在我们就来鉴赏王国维的 《浣溪沙》。
2、 作者介绍: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
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
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
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伐逼近北京之时,王国维留下
“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在
其50岁人生学术鼎盛之际,为国学史留下了最具悲剧色彩的“谜案”,但也因此被后来的共产党激进派所唾弃,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
3、 介绍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
4、 翻译
夕阳西下,落日镕金,鸟飞不到的微茫苍山之中,传来一两声清寂的罄响,山寺上方的云仿佛也因为听到这罄声而静止了,一动不动。山是极高的山,连飞鸟的翅膀都难以抵达,让人想起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百尺危楼的高
寒,想起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空寂。山寺一角的铎铃,掩映在苍茫的山色中,消融在落日的余晖里——这是寂寞的颜色。上方高而远的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只有似乎被罄声牵引而在埋首静思的晴云。这是一派空寂的境
界,不一定是实景,它暗喻着人生的孤寂境界。在夜阑独处,万籁俱寂的某夜,在霁雪初晴,天地澄净的某刻,是否也有同样的心境在你我的心头暗暗滋生?
【注释】
茫:迷蒙不明;模糊不清。《庄子·天下》“茫乎昧乎,未之尽者。”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
精品文档
夕:日落的时候。从月半见,黄昏,傍晚。
曛:落日的余光。赤黄色。《素问》“少阴所至为高明焰为曛。”
罄:古同“磬”,打击乐器。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天眼:从凡夫至佛位,对于事物现象终始本末的考察功能一
路有所提高。天眼能见肉眼所不能见的事物,除了不受大小、距离、明暗的限制外,也不受遮隔隐藏或通透显露的限制,它不需通过光影的反映,而是精神力的反射或折射作用。
觑:看,偷看,窥探。
红尘:原意是指繁华的都市,现在常常用来指称纷纷攘攘的
世俗生活。汉朝班固《西都赋》:“红尘四合,烟云相连。”5、诗词介绍
《浣溪沙》是唐代教坊曲。唐五代时具有器乐演奏、歌唱、舞蹈的音乐形态。之后作为词调广为流传,宋代时达到文人
创作高峰。金元明时期还以散曲、南戏中曲牌的形式留存,直至清代仍然长盛不衰,在乐府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

《浣溪沙》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