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问所有人.doc所有人问所有人小迷糊:对于初中生,有没有能够学好物理的方法?今年初二刚接触物理, 暑假也有补习, 老师讲的我也都能明白, 但考试就总是考不好……费洋: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一口气做完 10 道同类题目,你可能自我感觉非常好, 但实际上你仅仅掌握了一个解题的套路。要区分记忆和理解。很多人喜欢记公式, 但记住和理解是两回事。同样, 不要总是只做同一类型的题, 复杂的题目都能被拆分为多个简单的问题, 熟悉了每一类基础问题之后,你才能够灵活地解决复杂的问题。篱若:飞蛾扑火行为有什么进化意义?扑火行为应该遭到淘汰才对。文南:“火”在自然界是相当罕见且短暂的东西,昆虫寿命短、活动范围又小, 大部分昆虫一辈子也见不着一次火, 所以这种行为大概和火无关。一种可能是, 光是用来作为上下的表征。毕竟大多数昆虫生活在有一定植被的环境里, 靠近地面处阴暗, 靠近天空处明亮, 而大部分捕食者都是从地面出击的。因此, 当昆虫感到受威胁时, 就会飞向光明处, 远离地面和可能的危险。另一种可能是, 光源用来导航, 蜜蜂的导航系统其实就算是这类的。通常昆虫不会直接飞向光源,而是和光源保持一定的角度。大海: 为什么我在书店里看到的《十万个为什么》从来都没有十万个为什么? 肖尧:《解放日报》曾刊文如此介绍,“……上海少儿出版社决心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这套书, 赶在 1959 年 10 月前出版, 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第一个问题就是要确定一个叫得响、传得开的书名, 编辑们经过几天讨论,淘汰了“你知道吗? ”“知识的海洋”等本土标题,一致同意借用前苏联作家伊林写的一本经典科普读物的名字: 十万个为什么。伊林这本书出版于 1929 年,在前苏联广受欢迎,在我国也大为流行,到 1949 年3 月,开明书店已将此书再版了 9 次。“十万个为什么”也并非伊林的原创, 而是来源于诺贝尔文学
所有人问所有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