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奇妙的对联导学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奇妙的对联》导学案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
1。阅读文章内容,  学会把修辞知识迁移到实际运用中。
2。认真限时(20分钟完成),标准书写,独立完成,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认真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根底梳理内容,疑难处红笔做好标记。
【学习目的】
1. 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 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 欣赏对联,学习积累一些名联.
4。尝试对对联.
预习案
知识链接
?
对联(雅一点叫楹联,俗一点叫对子。)就是两两相对的句子.(或是一种应用范围极广的文学形式应用文。它是由上下两部分字数,句数完全相等,内容相关,词性一样或相近,停顿节奏一致,平仄协调的文字组成的文学款式。)
2。对联的开展
对联是从古代诗词、骈文中衍变而来的。在我国的谣谚、诗文、典籍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涉江》)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 ;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庾信《哀江南赋》)
在东汉末年就开场出现对联了. 唐代由于律诗的盛行,门联已比较普遍。 宋、元两代是对联的开展时期,明清是对联的繁盛时期.

工对 :就是工整的对仗。要求很严,既要词性相对,又要词类一样,这才是工对。
宽对 :是针对工对而言的。.宽对要求不那么严格,只要词性一样,就可以相对。
借对 :借对的构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借义,一种是借音。 因为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作者在联中用的是甲义,同时又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来和下联构成工对,这就是借义的借对。
流水对 :,且单句意思不完好,合起来才构成一个意思,似流水而下,故称流水对.
【自主学习指导】
掌握文学常识,便于同学们深化理解何为修辞.

二、考虑总结
“一池浓墨盛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
—-郭沫假设题于天山
考虑:对联的规律是什么?
  
    【我的疑问】


探究案
对联训练
1。对字(对字示范:天对地 ,圆对方,日月对山川,地久对天长)
夏 — 闭 —
朝 - 水 —
溪 — 汉 -
今 — 琴 —
2。对词
柳暗 — 美酒 -
春分 — 痛饮

奇妙的对联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syhqk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22-01-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