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出精彩.doc“慢”出精彩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倡高效, 很多教师觉得内容多、节奏快、容量大、拓展深便是高效, 我觉得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课堂中“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 看似花的时间少了, 其实巩固练习和后续的学习中必定出现的问题多多,需要去反复辅导,反而得不偿失。课堂教学中,从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有充分的时间尝试、思考、讨论, 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主动建构知识, 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感悟基本思想、获得基本活动经验, 从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这才是高效的。下面结合课堂教学案例,谈一些粗浅的实践和思考。一、充分交流,掌握基础知识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由一个个微小的点连成线、铺成面、合成体, 形成知识的结构网络。不要忽视任何一个微小的点, 找寻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地方,引导学生充分交流,让思维碰撞,不断产生新的想法, 生动活泼地掌握基础知识。例: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片断师:这两个分别是 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猜一猜, 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生1:1×1× 1=1 立方分米,1 分米=10 厘米, 10× 10× 10=1000 立方厘米。我通过计算得出 1 立方分米等于 1000 立方厘米。生2:1 分米=10 厘米,把正方体的每一条棱平均分成 10 份,得到每一份是 1 厘米。这样,1 立方分米的大正方体一行可以摆 10个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可以摆 10行, 一层就是 10× 10=100 个, 可以摆 10层, 100 × 10=1000 个。我通过摆一摆的方法得出 1 立方分米等于 1000 立方厘米。生3: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做成容器( 厚度忽略不计) 可以盛水 1升,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可以盛水 1 毫升,1 升等于 1000 毫升, 所以 1 立方分米等于 1000 立方厘米,我是通过单位转化得到的。“1 立方分米等于 1000 立方厘米”是一个非常微小的基础知识。如果采用直接讲授的方法可能只需要一分钟, 但是学生的认知是静态的、接受式的、记忆式的; 如果采用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的方法,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知识形成的过程, 虽然多花了一些时间, 学生获得的认识是动态的、探究式的、理解式的。二、尝试练习,形成基本技能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要形成的基本技能有很多,如:运算、推理、数据处理等等, 基本技能需要通过一定的科学练习形成。引导学生自己大胆去尝试练习, 通过比较、分析、归纳, 发现一些本质特点, 从而自觉形成思考过程,深刻领会思考方法,则有利于形成基本的技能。例: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片断师: 1/2+1/4 可以直接计算出结果吗?为什么? 生:它们的分母不同,不能直接进行计算。师:请同学们想办法尝试解答。生1: 我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 先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 2份, 找到 1/2 , 再把它平均分成 4 份,找到 1/4 ,从图上可以看出 1/2 就是 2/4 ,所以得出计算结果是 3/4 。生2 :我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 4 份,涂红色表示 1/4 ,涂蓝色表示 1/2 ,结果是 3/4 。生3 :我采用通分的方法直接计算。 1/2+1/4=2/4+1/4=3/4 师: 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了结果, 这三
“慢”出精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