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学设计思路及反思.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教学反思
张树心
设计思路:
这两首诗选自八年级。首先我说一下设计思路,我是借鉴 了市评优课上一位老师的方式来讲这两首诗,想通过“融情于 景”与“知人论世”这种手法的训练作为一条主线,来贯穿课 堂教学的始终。刚开始的“读诵吟”是多种形式诵读文本,目 的是整体感知。其次的品读诗歌环节,就是抓景物特征,让学 生描绘画面,以此理解诗人情感,归纳出“融情于景”的手法, 体会其表达作用。然后“知人论世”,深入探究情感,进一步丰 富诗人形象。
学会了这两种基本手法之后,让学生拓展提升,以小组 合作形式,强化一下这两种手法的训练。 《使至塞上》本意是让
学生完全自主呈现。考虑到学情,我在问题呈现及主旨概括提 炼上还减少了难度,重点训练学生基本的圈字勾画、提炼重点 字词及参与课堂的意识。
总之,本节课的重点是“融情于景”的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从一首诗中推导出方法,运用到下一首的学习上;难点是抓景 物特点,训练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学生内心有朦胧的感知,但 表达不出来。我觉得有必要积累鉴赏诗歌的术语,简介规范答 题,掌握基本的作答模式。
设计思路上的问题:
1. 白 板只是服务于教学的技术手段, 我的设计喧宾夺主, “硬“用白班。基于白板技术的教学流程呈现,显得繁杂而 无重点,一些环节多余,反倒固化了学生思维,束缚学生的 课堂生成,比如“陶渊明多种身份的概括” 。
2. “ 读诵吟”环节摆放位置有待商榷。 “读”没有作为当 前学情下感悟诗歌的主要手段而层层深入。
3. 概括画面环节,应该让学生当堂生成,做到“有动有 静”,真正锻炼学生的画面想象概括能力。
4. 在白板上设置作答写字内容,太耽误时间,效果极差。 白板的运用反倒破坏了主体思路,弄得课堂呈现支离破碎。

教学设计思路及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