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途径与方法初探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大连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研究”(课题批准号JG2014133)
的研究成果。
教师是道德的践行者与示范者,教师的道德素养是教师品格
及社会品格的灵魂所在。随着经济的发展,金钱至上、利己主义
的错误观念在不断影响教师队伍,使得部分教师的世界观、人生
观及价值观扭曲,出现厌岗倦业、为师不廉、非人道地对待学生
等各种职业道德失范的现象。教师道德的滑坡不仅侵害了学生的
身心健康,也阻碍了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因此,加强师德建设、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就如何提升教师
职业道德素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强化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
“所谓‘职业认同感’,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
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1]教师一
直被人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随着工作岗位竞争越来越
激烈,很多人进入教师行业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属于事业编
制,工作稳定且福利待遇好。这种不了解教师的职业性质,带着
较强的功利目的进入教师行列的人员,对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自然
较低,职业责任感也难以树立。此外,中小学教师还面临着工作
任务繁重、学生难管理、社会期望值过高等心理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部分教师甚至抱着“混一天算一天”的消极心态上班,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及教育目标的达成。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特定的职业认同感及责任感,但由于教
师所面对的劳动对象是具有独立思想且千差万别的人,这就决定
了教师工作具有其他行业不同时兼备的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
以及复杂性等特点。而高度的职业认同感与责任感是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前提,是形成良好师德的有机土壤,因而,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责任感,是提升教师道德素养的重要环节。
(一)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首先,提高教师入职门槛,严格挑选师范专业毕业、综合素质过硬的人加入教师队伍。其次,加强新入职教师的职前培训,聘请资历较深的教师开展专门性的职业讲座,帮助青年教师认清
职业性质,端正职业心态。再次,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可能地改善农村及其他薄弱学校教师的工作条件,逐步缩小不同地区教师待遇差距。然后,营造良好氛围,提高教师地位。要加大先进教师优秀事迹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争取社会群体对教师职业的认同、理解和支持,让教师切身体会到自己职业的光荣与神圣。最后,减轻教师工作压力,完善教师评价体系。要改善目前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课时多等问题,减轻教师
的工作压力。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逐步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对
教师进行人文化管理与评价,多关注教师自身的纵向发展,减少横向比较,
把目前以奖惩为目的的评价转变为以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发展性评价。
(二)树立对工作负责的态度
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提高责任意识的根本,更是形成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前提条件。而“三观”
的形成又离不开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及能力素养的提
高。因此,在把好教师入口关的同时,应不断加强其各方面素养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可以组织教师学习各行业爱岗敬业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组织教师开展形式丰富的理论与业务学习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途径与方法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