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美术教案示例三:小雨沙沙.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雨沙沙(一年级下册第 1 课) 一、教材分析《小雨沙沙》是湘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 1 课,是一堂十分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造型、表现课。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美术中的点与线基本知识。 2. 过程目标:采用聆听雨声、触摸雨水等形式,结合表演、欣赏、述说等做法,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情感体验来表达下雨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点、线、色彩的表现能力。 3. 情感目标:学生感受雨的美,点与线的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向往,对艺术的热爱。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运用点、线及色彩表现下雨时动植物的情景。 2. 难点:点与线的变化,情感的融合。四、课前准备 1. 学生:油画棒或者水彩笔 2. 教师:课件、教具和纸五、教法和学法根据一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在教师引导下,采用在玩中学的学法。一是在“听雨”中,玩点与线,表现形象; 二是在“看雨”中,玩点与线,丰富形象; 三是在“讲雨”中,玩点与线,组织形象; 四是在“评雨”中,加深对点线美的认识; 五是在“组合”中,加深对整体美的理解。六、教学过程(一) 导入:听雨声,唱《小雨》儿歌,体会声音与点、线的关系。 1. 播放下雨的各种声音,听自然的雨声,请两位学生根据听到的声音到黑板上画点与线,让学生体会声音与点、线的关系。 2. 听《小雨沙沙》音乐,打开教材,唱、念《小雨沙沙》的儿歌,体会音乐、儿歌与点、线的旋律。 3. 播放春雷响了的声音,快躲一躲吧。【设计意图】增强学生从听觉到用美术方法表现的能力。同时师生共唱《小雨沙沙》, 放松心情的同时, 拉近师生心理距离。(二) 展开:看雨天,引出与雨有关的形象,打开学生的思维。播放小雨沙沙情景的幻灯片,用视觉去感受雨中有哪些形象出现和变化,并在纸上画出来。 1. 蔚蓝的天空飘来了云。学生练习用线条画一朵云,看一看,谁画的云能轻轻地飘在天空上? 2. 眨眼间乌云堆积在一起。学生练习用线条画乌云,看一看,谁画的乌云厚厚的,满满的? 3. 春雷响了,划过一道闪电。学生练习用线条画闪电,看一看,谁画的闪电有力量,有速度? 4. 天空暗下来了,开始下小雨了,一滴、两滴,学生练习小小的点。雨点串在一起成了什么?理解由点连成线。雨越下越密了, 成了长长短短的细雨丝, 理解由线连成面。让学生认识用点——线——面来表现雨天变化的方法。 5. 风呼呼的吹着,细雨丝被风一吹斜斜的落下来。学生理解雨的随着景象的变化线条也变化的方法。 6. 雨也越下越大了,雨点噼里啪啦落下来,打在( 教材中) 非洲菊的花瓣上,学生观察水滴,溅起了又成了一朵朵的水花。教师描述,与学生一起想象着画。 7. 雨渐渐小了,风也停了, ( 教材图片中) 芦笋怎样了,念儿歌,画感觉。【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练习,用点和线表现下雨情境中的基本要素。下雨时,不仅有雨点,还有其他天气变化: 天阴了, 乌云聚集了, 闪电了……所以下雨了不应该仅仅只关注不同的雨点。雨天典型变化图片的播放, 让学生对雨天变化有所了解。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可能对天气变化时所有的特征都有所认识,观察之后还需要有个内化的过程, 所以采用老师和学生一起画雨天的天气变化,降低了难度。( 下图为学生的练习) (三) 深入:想雨中情,说雨中的故事,丰富学生想象力。创设雨中情境,启发学生讲故事,拓展思维,为学生画下

小学美术教案示例三:小雨沙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356 KB
  • 时间2016-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