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滇池大观楼天下第一长联昆明市西南郊的大观楼前,悬挂着一幅长达 180 字的著名长联,作者是昆明人孙髯翁,由云南著名书法家赵潘抄录。上联是:“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 西翥灵仪, 北走蜿蜒, 南翔缟素。高人韵士, 何妨选胜登临, 赴蟹屿螺洲, 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 三春杨柳。”下联是:“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 唐标铁柱, 宋挥玉斧, 元跨革囊。伟烈丰功, 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 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 一枕清霜。”这一幅长联,上联描写滇池的景色:四周的山峦,东边的金马山如奔驰的神马, 西边的碧鸡山像展翅的凤凰,北方的蛇山似蜿蜒的长蛇,南端的鹤山若飞翔的白鹤。而螃蟹状的岛屿上, 柳枝在雾中随风飘舞, 宛如少女在梳理她的鬓发; 铺天盖地的苇草上, 点缀其间的翡翠般的鸟雀, 映照着烂漫红霞。还有, 请不要辜负那滇池四周飘香的稻田、晴日下的万顷沙滩以及夏天的莲荷、春日的杨柳。下联是咏史述事,追忆云南历史:汉武帝的造船习水,唐玄宗竖立的纪功铁柱, 宋太祖的玉斧挥图, 元世祖乘皮筏渡江统一中国。历代帝王的丰功伟绩, 到头来也不过像朝云暮雨那样过去了; 就连那纪功的残碑, 也只是横卧在苍烟和夕阳之下。于是, 只落得留下古庙的钟声、江中渔火和南飞的秋雁以及深秋的寒霜而已。天下第一长联译本: 上联: 五百里浩瀚的滇池, 在我眼前奔涌, 敞开衣襟, 推开冠戴, 这茫茫无边的碧波, 多么令人欣喜啊! 看吧: 东方的金马山似神马奔驰, 西边的碧鸡山像凤凰飞舞, 北面的蛇山如灵蛇蜿蜒,南端的鹤山如白鹤翱翔。诗人们!何不选此良辰登上高楼, 观赏那螃蟹似的小岛,螺蛳般的沙洲;薄雾中的绿树垂柳象少女梳理秀发一般摇曳; 还有那漫天的水草,遍地的芦苇,以及点缀其间的翠绿的小鸟和几抹灿烂的红霞。尽情观赏吧! 切莫辜负了滇池四周飘香的金色稻谷, 明媚阳光下的万顷沙滩, 夏日婀娜的莲荷,春天依依的杨柳。下联: 数千年的往事, 涌上我的心头, 举起酒杯, 仰对长空感叹, 那些历史长河中诸多的英雄, 而今还有谁在呢?试想: 汉武帝为了开辟西南到印度的通道, 在长安挖凿昆明湖操练水军;唐中宗派兵收复洱海地区,立铁柱以记功;宋太祖手挥玉斧, 面对版图,将西南划在界外;元世祖率大军跨革囊及筏渡过金沙江,统一了云南。这些伟业丰功, 真是费尽了移山的心力啊! 但是朝代更替之快, 有如傍晚的雨, 早晨的云一样的短暂, 连幕帘都来不及卷起就很快消失了; 就连那纪功的残碑断碣, 也都倾颓在夕阳暮霭之中。到头来, 只留下几声稀疏的钟声, 半江暗淡的渔火, 两行孤寂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清末四川江津才子钟耘舫所题的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的《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 共用了 1612 字[ 不计自序字]。源于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 年) 四川总督岑春煊调赴两广, 由水道过江津, 举人张泰阶约钟耘舫以诗联访岑于舟中。适逢新任县令武文源因他案被摘顶戴。武疑二人揭其短, 于是百般构陷, 先是江津粮税章程, 弊端百出, 张泰阶曾联络士绅提出纠弹, 钟亦列名其上。已胜诉而案未结, 督署派员来县复查,武遂乘机贿赂重庆府尹,将张、钟两人解赴成都“质问”,押禁于臬署待质所, 前后达三年。为抒泄胸中愤懑,钟氏在狱中写下了此联和《六十自寿联》两幅长联。现此联已由当代书法家周浩然书写, 红木制版雕刻, 现陈列于长联阁, 其阁古色古香, 庄重典雅。〖《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序〗飞来冤祸, 理所不解, 偶一触念, 痛敝心肝。迟迟春日, 藉此搜索枯肠, 欲其不以冤情撄念耳。以泪和墨, 以血染指, 计得一千六百余字, 明知抛查取厌, 而故曼其词,谬欲以长制胜。阅者笑我之无耻,当应谅我之无聊也。噫! ——钟耘舫题“天下第一长联”自序〖《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记〗计每面八百零六字, 创稿一日, 重检七、八日, 因此中无一诗册撷拾, 而牢愁郁结,意不开展,徒以此撩鄙怀、度永日耳! ——钟耘舫题“天下第一长联”自记上联: 地当扼泸渝、控涪合之冲, 接滇黔、通藏卫之隘, 四顾葱葱郁郁, 俱转入画江城。看南倚艾村, 北褰莲盖, 西撑鹤岭, 东敝牛栏, 爓纵横草木烟云, 尽供给骚坛品料。欹斜栋桷,经枝梧魏、晋、隋、唐,仰睇骇穹墟,躔鬼宿间,矮堞颓堙,均仗着妖群祟夥。只金瓯巩固, 须防劫火懵腾; 范冶炉锤, 偏妄逞盲捶瞎打。功名厄运数也, 运数厄运名也, 对兹浑浑茫茫, 无岸无边, 究沦溺衣冠几许?登斯楼也、羽者、齿者、蠃者、介者、脰臆鸣者、傍侧行者、忿翅抉抢、喜啮攫扪者,迎潮朅朅趋去, 拂潮朅朅趋来, 厘然坌集, 而乌兔撼胸,
昆明滇池大观楼天下第一长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