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三篇.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三篇.doc蒋勋说唐诗读后感三篇
《蒋勋说唐诗》 是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 《蒋
勋说唐诗读后感三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本书中蒋勋老师以一种特别的视角来解说唐诗的繁华, 使人耳目一新的
同时也增添了对唐诗的另一种理解。
蒋勋老师认为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三百多年一直是琢磨“唐诗”这颗珍珠
的过程。唐诗是诗歌到唐代一个水到渠成的阶段。 前人语言的积累和唐朝开放性
使得唐代的诗人也有一种生命的开放性, 所以才出现了那么多大气的诗歌, 像陈
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充满了自负、骄傲,同时又充满了孤独感。
唐代的诗人都是可以同时表达孤独和自负, 像李白,李白骄傲到极点, 是喝酒都
只跟月亮喝的那种人, “举杯邀明月”同时又好大的自恋与孤单。 唐代的诗人不
断的往高山的高峰上走,把自己放到最孤独的巅峰上。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充满了孤独感, 正因为这种孤独, 使得诗人开始与宇宙对话。 唐代
的文人也随着大唐帝国的开拓来到塞外, 所以才会有“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只在书斋里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
蒋勋老师从时代的特点来说唐诗出现的必然性,使我们更能理解唐诗。
在读《蒋勋说唐诗》之前,我以为这本书是一本非常严肃的文学研究作品,
本已做好了“坚持”的准备, 却不想一打开此书后, 就被简洁直白, 旁征博引的
评论,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甚至舍不得合上,一口气看完了才罢休。
这本书通过介绍唐朝各个时期的六位诗人, 讲述了唐朝的兴衰与唐诗文化随
之的发展和变化。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而
蒋勋先生对其中所蕴含的唐的精神的剖析, 对唐诗格式的解说, 令我对这首本以
为已耳熟能详的诗的理解又更进了一步。而李白又是另一种风格。 《将进酒》的
狂放不羁,《蜀道难》的大胆想象,李白作诗不受格律束缚,反而善加运用,在
作者的带领下,我感受着《蜀道难》多变的韵律节奏,体会着李白用多变复杂的
节奏韵律所表现出的蜀道崎岖难行, 地形陡峭险峻的特点。 安史之乱时期的诗圣
杜甫,关心百姓疾苦的白居易, 他们二人有很多描写战乱, 兵役重压下百姓的苦
难和无奈。杜甫的《石壕吏》 ,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 ,《卖炭翁》的解读,令
我更深入地了解诗人心里的悲哀和愤慨。而作者以两首诗对比白居易写《长恨
歌》,表现出诗人的心境变化,令人感叹。李商隐的时代已是晚唐,昔日繁华只
似大梦一场,在李商隐的诗中见到“向晚”,“凋碧树”,“夕阳”等意象,总
让人感到一丝感伤。 而有时,又有一种对生命的感悟。 有人说晚唐时的诗词藻华
丽,但我读了这本书后,却感到自己明白了那个时代的诗人们那难言的情感。
在课堂上,我通过学仄,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来学习
一首诗,而在这本书中, 我随着作者细细感受每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三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泉水叮咚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