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调研报告单位全称:洞口县农业机械管理局通讯地址:洞口镇蔡锷路 186 号邮政编码: 422300 负责人姓名:胡志群联系人姓名:谭丁勇联系电话: ********** 0739-7150226 电子邮箱: 463656493@ 洞口县农业机械管理局二〇一三年一月二十九日洞口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调研报告洞口县位于湖南西南部, 雪峰山东麓, 资水上游, 历史上曾是“西控云贵, 东制长衡”的军事要地, 境内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水稻是洞口县主要粮食作物, 全县总耕地面积 万亩,辖 22 个乡镇、 1 个管理区, 566 个行政村、 25 个社区, 总人口 83万, 拥有水稻联合收割机 840 台, 插秧机 213 台, 已基本实现了水稻耕整地、收获环节机械化, 但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水平还很低。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目前农业部大力推广普及的一项重要的农机化技术。洞口县农机局自 2010 年起承担了湖南省农机局“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几年来, 本着“注重实践, 立足示范促推广, 勇于创新, 探索机插新思路”的指导思想, 连续 3 年开展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逐步建立了高沙、花古、黄桥、岩山、石江等 5 个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基地, 提高了洞口县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 加快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步伐。 1 主要做法 强化责任, 统筹兼顾抓落实。水稻育插秩机械化一直是我县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是一个关键的技术“瓶颈“,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加快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步伐. 洞口县坚持“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梯度推进. 点面结合”的原则, 成立了水稻机插秧工作领导小组, 层层分解任务, 细化落实责任。 201 0 年, 县委、县政府将水稻插秧机推广工作列入新农村建设十件实事之一, 县政府又将育插秧推广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乡镇, 列入年终考核尽标。县农机局每年选择春耕、”双抢“农忙季节, 举办水稻机插育秧培训班、插秧机操作技术培训班, 请专家讲解机插育秧技术; 每年召开水稻育秧、机插秧现场会6 次以上。水稻机插速度快、效率高、通风好、产量高等优点已逐步被广大农机手所接受。 政策推动,资金扶持促推广。为了解决群众购置机械资金不足的困难. 我县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切实把水稻插秧机械作为农机具补贴的重点。 2011 年县财政在中央、省补贴的基础上,县财政对每台插秧机再累加补贴 4000 元,农机手购买、使用插秧机的信心和积极性明显增强, 为水稻机插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1 年我具推广水稻插秧机 46 台, 2012 年推广 88 台。 典型引路,三个突出显效果。洞口县农机局在机插秧椎广工作中做到了点、线、面结合. 突出了大户、服务合作组织、示范村三个重点,取得了较好的示范带动效应。一是突出抓“点”,培植农机大户。县农机局每年扶持农机大户 15 户以上,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予以倾斜。局领导、股站负责人与农机大户实行对口帮扶, 要求每月至少下基层 2 次以上, 积极解决农机大户的困难。二是突出抓“线”。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全县目前已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8个。合作社对农户实行选种、育秧、管理、插秧一条龙服务模式。 2012 年,花古乡花古村方众专业合作社采取“市场化运作, 合同化管理”方式. 与约 100 多户群众签订了机械插秧服务合同,完成机械插秧面积 2100 多亩。三是突出抓“面”,建立示范村。县农机局自 2010 年起抓了花古乡花古村等 5个水稻丰产机械化示范村建设。 2012 年我县把花古乡花古村作为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示范面积达 2100 亩,具体由方众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 县农机局安排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协调关系。同时抓了 5 个水稻机插示范点, 分别岩山乡长山村、黄桥镇晒龙村、又兰镇三阳村、高沙镇双河村。示范点机插面积均在 2000 亩以上。 服务到户,技术指导上水平。一是成立机插技术推广小组。县农机局抽调 10 名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专门技术指导小组, 深入乡村农户, 深入田间地头。有针对性地抓好软盘育秧、整地、机插每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确保机械插秧技术推广工作圆满完成。二是抓好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农业、农机部门的优势, 农业部门负责育秧农艺技术指导, 农机部门负责机械插秧技术培训。 2012 年全具共举办拖拉机、耕整机、插秧机、收割机培训班 9 期,培训各类农机手 3600 多人。三是强化机插后技术指导。县农机局、县农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技术指导, 突出薄水插秧、浅水活秧、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等关键技术措施, 做好
洞口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调研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