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简介诗文鉴赏朗读训练唐诗简介?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 群星璀璨,为我们留下了近五万首诗歌。?唐代诗歌的发展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几个阶段。?盛唐时期,诗歌创作空前繁荣,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流派: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边塞诗派以岑参、高适为代表。?李白和杜甫是盛唐时期的两颗巨星,他们的诗作代表着唐诗创作的高峰。?中唐时期的代表诗人有白居易、韩愈、刘禹锡、元稹;晚唐时期的代表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等。唐诗六首?石头城?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山居秋暝?过华清宫?登高?越中览古越中览古越中览古作者介绍诗文欣赏意境分析联想拓展?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汉族,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 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 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近千首,有《李太白集》。?杜甫赞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越王勾践破吴归, 越中览古李白?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唯有鹧鸪飞。?这是一首怀古之作,亦即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 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越王回国以后,踌躇满志,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 花朵儿一般的美人,就占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消。?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还有什么呢?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出之。?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意境分析联想拓展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苏台即姑苏台,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后面紧接以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作鲜明的对照,更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次句接写当前景色。青青新柳之外,还有一些女子在唱着菱歌,无限的春光之中,回荡着歌声的旋律。?杨柳又换新叶,船娘闲唱菱歌,旧苑荒台,依然弥漫着无边春色,而昔日的帝王宫殿,美女笙歌,却一切都已化为乌有。?所以后两句便点出,只有悬挂在从西方流来的大江上的那轮明月,是亘古不变的;只有她,才照见过吴宫的繁华,看见过象夫差、西施这样的当时人物,可以作历史的见证人罢了。石头城作者介绍诗文欣赏意境分析联想拓展?刘禹锡,字梦得,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 有“诗豪”之称。世称“刘宾客”。?其诗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 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 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唐诗六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