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图像的文化传承
一、视觉图像优于文字语言的传播功能
视觉传达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也是最普遍的信息传递方式。
虽然文字在信息交流中具有更强的描述和表达能力,但是语言文
字也容易受到地域和语言的限制为信息的传达带来不便,而视觉
图像具有可以超越地域和语言的优于文字的传播文化能力。尤其
在文化信息如此丰富的今天,人们甚至不屑于繁琐的文字思维,而更乐于从图像信息中汲取对文化的理解。贡布里希在论述中也
列举了照片的信息传达。可以说摄影术的发明是现代视觉文化的起始,一张照片可以轻易的保存图像,而特定时间的图像片更可以凝固历史,并影响我们的感知和文化。当今人们对摄影热衷,对照片的解析,就是一种庞大的文化传播体验,这种文化传承,或是审美的、或是怀旧的、或是情感的。
二、视觉图像在文化传播中优于文字语言的唤起能力
在论述中贡布里希提到:……不过视觉印象具有唤起各种情感的力量,这一点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注意到……”心灵受耳朵的激励慢于受眼睛的激励”。这一点令人深有体会。一张有着一双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的照片唤起了多少人内心的同情,一个奥运五环的旗帜唤起了全世界人民对于公众体育运动竞赛的激情,由此可见唤起人们的心灵和情感正是视觉图像在交流中的潜力,而这一潜力,在视觉图像的发展中被广为发扬。世博会
正式世界文化交流的一场视觉盛宴。各展馆都极尽所能的通过视觉图像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即使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域,但视觉
图像唤起世界各地人们的情感的功劳是毋庸置疑的,人们虽不了
解那里的文化却依然为一个外国孩子的笑脸所感染,依然会从迷
人的风景照中感受到一个国家的文化气息,依然能深深体验到由
视觉图像组成的空间所要表达的文化思想。我们不敢想象如果世
博会展示的内容都由文字来表述,将会怎样的枯燥和乏味。
三、视觉图像在文化传播中的局限性
文中作者表述了视觉图像行使语言功能的能力,并得出结论
“图像的唤起能力优于语言,但她它在用于表现目的的时则是成
问题的。而且,如果不依靠别的附加手段,它简直不可能与语言
的陈述功能功能相匹敌”。虽然前面提到的相对于文字语言的传
播,视觉图像在文化传播上有它的优势,但这个优势有前提,这
个前提是相对于大众的形象性、感情性的文化,而在准确性和逻
辑性上具有局限性。并在文中进一步提到了视觉图像的功能在交
流中的局限性,即人们的社会习俗、惯例、文化背景等会干扰对
视觉图像所传达信息的理解。前者可以列举科学性的图像文化,
只有观者自身有一定的认知才能接收图片中的文化。在文中贡布
里希提出“图像的正确读解要受三个变量的支配:代码[code]、
文字说明[captio]和上下文[context]。如果说有一种漫画无需
上下文字、文字说明和代码的帮助便无法传达意义,这就是政治
漫画。这一点也很有趣味。在著名油画《北京2008》中打麻将
的四个人其实别有一番意味。这幅画的背景就是阴云密布,反应
了2008年的台海局势扑朔迷离,而图中的四个主角分别代表的
中美日俄,边上的小女孩代表了台湾。无论是衣服、
视觉图像的文化传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