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杜晓燕
[教材简析]
比的应用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分数的关系和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根底上,,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现实生活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数量进展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根底.(精品文档请下载)
对于“按比分配”的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历,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稳固的标准的分配方法。(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数的意义。
2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构造特点及解题方法,。
过程和方法
1、在自主探究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选择适宜自己的方法最终解决问题。
2、开展学生的分析才能、归纳概括才能,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才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问题解决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良好的情感。
2、理解比在实际消费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深化体会数学和生活的严密联络,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
掌握解题的关键。
[学习方法]
让学生带着老师给出的问题边自学,边考虑,到达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的目的,这样,可以做到既让学生学习,又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培养。(精品文档请下载)
3、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棒140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谈话引入。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各位同学,如今是橘子丰收的季节,大家来看看农场的一些丰收的场面。这些果子老师想把它们送给你们两个班的,怎么分配这些果子呢?(精品文档请下载)
2、学生交流分配方案.
(1)平均分配,把橘子平均分给两个班
(2)按人数分配,人多的班分多点,人少的班分少点。
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1、抓住契机,适时提问.
(1)师:同学们的提议都很不错,其中认为按人数分配的更加细心和合理。
( 2)假设把这筐橘子按3:2来分给这两个班,你们又怎样分呢?
2、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1)用小棒进展实际的操作.
(2)分组进展操作,组长记录分配的过程。
(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分法。
3、提升认识,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这种按一定的比进展分配的问题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问题-比的应用(板书课题)。
4、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1)师:假设这些橘子的个数刚好是140个,按刚刚的比3:2进展分配,该怎么分?
(2)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方法。
(3)提问方法,学生板书。
方法一:3+2=5140÷5=28(个) 28×3=84(个) 28×2=56(个)
方法二:3+2=5140×3/5=84(个) 140×2/5=56(个)
小结:刚刚同学们的这两种算法都是可以的。第一位解法是先算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把比的问题转化成了整数乘除
比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