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特点的六字诀
作者单位:民革中央宣传部
如今,学写旧体诗的人,多从绝句入手,以为此体最省力,仅四句,一首七绝才二十八个字,随意凑一凑就成了。殊不知绝句是一种“成如容易却难精"的体裁。正因为它简短,所以最难藏拙,不像律诗倒还能以对仗来遮饰。“白战不许持寸铁",这句东坡的诗, 假设用来说绝句特点,,是平庸的还是真有诗才、灵性,只须看他写的绝句,就可以知道了。当然,要写好绝句,经历仍很重要,名篇佳作读得多,能领悟其成功的窍门,自然也会有很大的助益。快半个世纪了,在我念大学的时候,已故恩师夏承焘(瞿禅)教授给我们上唐诗课,曾讲到过绝句这一体裁的特点,记得他归纳为六个字,还每三个字都押韵,那就是:“少、小、了;常、藏、长。" 当时听了,如获宗师秘传,欣喜不已,私下称之谓“六字诀”.因时间长远,夏师当年的精辟阐发,已难复述。如今只能结合自己后来读诗的体会,来分别谈一谈了。(精品文档请下载)
,就是过程短暂;从空间上说,就是画面干净。 我们假设将长篇歌行比作电影、电视剧,那么,绝句就只相当于一张摄影作品。它不允许你从头至尾讲事件的过程,你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那一瞬间,就像摄影师拍运发动跳高照片,通常总是截取他正在跃过横杆时的姿势摄入镜头。王翰《凉州词》:“蒲桃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把享受美酒之欢愉和沙场血战之惨酷的矛盾,置于“欲饮”时,闻马上琵琶声而不顾的那一刻。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第三句就将急急追歼逃窜敌人的行动定格在准备出发时的情景上了。王维送友人元二出使安西的《渭城曲》,写客舍饯别,为友送行而开宴、彼此举酒交谈等等,都一概撇过不写,只选取了别宴将散、元二欲停杯辍饮之时,当时友人定有推辞已不胜酒力之类的话,连这些细节也省略了,剩下的只有王维满怀依恋之情的两句劝酒的话:“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精品文档请下载)
写景如能像国画中的写意花卉,比方画折枝梅花,一两枝花很突 出,画面干干净净,没有其它多余的东西,这就很好。李白《望天门 山》诗可谓是净化画面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诗云:“天门中断楚江开,,孤帆一片日边来。"画面根本上可示意为一个大写的“H”,将两竖的上端各向外弯曲,那就代表天门山了;横线代表江水;再在横线上加一点代表“孤帆”,构图就完成了。你看,多么简单!绝句的画面简洁和绝句在唐代大量采为唱词有关,这一点和下面要谈到的“了"“常"“长”等特点也都亲密相关连。到宋代,词大盛,替代了唱诗,绝句在有些诗人笔下,就从口头转向案头,写景也由简而趋繁,无复唐人绝句风韵。如苏舜钦《初 晴游沧浪亭》诗云:“夜雨连明春水生,,时有乳鸠相对鸣。”诗当然还是好诗,但须静心地闲坐案前,渐渐地玩味其中字字句句的意思,才能领略,作歌词是不宜的,就算有人能唱,听的人也一定不知唱的是什么,因为景物太繁复了,修饰词也太多了,,读过不容易记住,要传诵自然也难了。小。是指借细节或琐事来表现诗旨。刘禹锡《和乐天春词》云:“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绝句特点的六字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