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保护环境调查报告
(三)发展生态农业,重视科技支持。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要
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 积极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 实现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农药、化肥控制,坚决禁用超标农药,大力推广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 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
积极扶持生产企业开发生产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品种。 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大力研究、开发、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 将清洁生产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扶持并建设一批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化废为利的生物科技企业,通过“压小上大、扶优汰劣”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推广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重视对塑料农膜的污染防治。采取适时揭膜技术,增加塑料地膜的回收率;要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 鼓励开发农膜再生加工技术。 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掌握水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 要对灞桥区唐家寨水库污染问题进行认真研
究,妥善解决。 (四)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能力建设。市和区、
县政府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逐步增加农村环保的资金投入, 加强能力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环境中的突出问题。要在财政安排、城建和预算内资金补助、各专项资金等向农村倾斜,围绕重点小城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农民培训、产业引导等制定明确的支
持政策,形成长效有力的支持新农村建设机制。 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安
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保工作,重点支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水质改善和卫生监测、农村改厕和粪便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
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及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开展。 逐步建立 “政
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支助、农民自助”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将资
金更多地投入到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 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
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上。 (五)加强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要把农村环保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整治工作, 明确整治的重点区域, 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规划和方案。一要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等脏、乱、差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力求短期内见成效。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二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村垃圾处理系统, 努力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 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 三要加强畜禽养殖集中整治。 科学布局畜禽养殖场(点),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坚决落实养殖业禁建区、禁养区的要求;加强对畜禽养殖散养户的引导和扶持;把养殖与改善燃料结构结合起来, 把农村污染治理、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 大力实施改厨、改厕、改圈,实现“一池三改”,推广“猪 - 沼- 果”、“四位(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一体”等能源生态
农村保护环境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