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线制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一页,共13页
四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线制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火灾探测器、传输线、报警控制器及配套设备(如显示器、中继器等),对于复杂系统,还要包括联动控制装置和设备。这里的线制,主要是指探测器和控制器之间的传输线的线数。按线制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分为多线制和总线制。
(一)多线制
这是早期的火灾报警技术。它的特点是一个探测器(或若干探测器为一组)构成一个回路,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相连,如图所示。当回路中某一个探测器探测到火灾(或出现故障)时,在控制器上只能反映出探测器所在回路的位置。而我国火灾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规定,要求火灾报警要报到探测器所在位置,即报到着火点。于是只能一个探测器为一个回路,即探测器与控制器单线连接。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二页,共13页
V(+24V):电源线
控
制
器
S
S
S
探测器
T:自诊断线
2
S:信号线
G:地线
············
ST:选通线
1
n
多线制(n+4)连接方式
早期的多线制有n+4线制,n为探测器数,4指公用线,分别为电源线(+24V)、地线(G)、信号线(S)和自诊断线(T),另外每个探测器设一根选通线(ST)。仅当某选通线处于有效电平时,在信号线上传送的信息才是该探测部位的状态信号。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探测器的电路比较简单,供电和取信息相当直观,但缺点是线多,配管直径大,穿线复杂,线路故障也多,已逐渐被淘汰。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三页,共13页
第四节 线制
2 二多线制
二多线制即n+1线制,即一条是公用地线,另
一条承担供电、选通信息与自检的功能,这种线
制比四线制简化了许多,但仍为多线制。
二多线制虽然相比四多线制有所改进,但其特
点基本相同。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四页,共13页
三 总线制
总线制采用地址编码技术。
总线制又可分为四总线制和二总线制。
1 四总线制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五页,共13页
四总线制
T
S
G
控
制
器
S
S
S
探测器
2
············
1
n
P
S:获得探测部位的信息
P:给出探测器的电源、编码、选址信号
四总线制连接方式
G:公共地线
T:给出自检信号以判断探测部位或传输线是否有故障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六页,共13页
如图所示,采用两条至四条导线构成总线回路,所有探测器与之并联,每只探测器有一个编码电路(独立的地址电路),报警控制器采用串行通讯方式访问每只探测器。此系统用线量明显减少,设计和施工也较为方便,因此被广泛采用。但是,一旦总线回路中出现短路问题,则整个回路失效,甚至损坏部分控制器和探测器,因此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免受损失,必须在系统中采取短路隔离措施,如分段加装短路隔离器。
图中的四条总线(P、T、S、G)均为并联方式连接,S线上的信号对探测部位而言是分时的,从逻辑实现方式上看是“线或”逻辑。由于总线制采用了编码选址技术,使控制器能准确地报警到具体探测部位,测试安装简化,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大为提高。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七页,共13页
2 二总线制
二总线制比四总线制又进了一步,用线量更加
少,但技术的复杂性和难度也提高了。二总线制
中的G线为公共地线,P线则完成供电、选址、
自检、获取信息等功能。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八页,共13页
P:供电、选址、自检、获取信息
G:公共地线
G
控
制
器
S
探测器
2
·········
1
n
P
S
S
二总线连接方式
特点:设备技术复杂,安装简单成本低,检测维修方便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九页,共13页
报
警
控
制
器
T1
T2
Tn
……
P
G
二总线连接方式
P--完成供电、选址、自检、获取信号等功能
G--公共地线
你现在浏览的是第十页,共13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线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