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养护技术概述
目录
道路养护简介
国内外养护现状
养护技术分类
养护技术管理
一道路养护简介
1. 道路养护就是对道路的保养与维护,保养侧重于从建成通车开始的全过程养护,维护侧重于对被破坏的部分进行修复。为保持道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并向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
首都机场高路鸟瞰图
道路建成通车后,因承受车轮的磨损和冲击,受到暴雨、洪水、风沙、冰雪、日晒、冰融等自然力的侵蚀和风化,以及人为的破坏和修建时遗留的某些缺陷,使用质量会逐渐降低。因此,建成通车后必须采取养护维修措施,并不断进行更新改善。
交通拥堵
冰雪灾害
道路养护的分类各国并不一致。按养护作业范围和工作量划分,中国把公路养护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和改善四类;苏联分为保养、小修、中修和大修四类;日本分为保养和维修两大类,维修中包括更新改善的内容;英、美等国则分为具体养护和交通服务两类(不包括改善工程)。国际道路会议常设协会于1983年建议,公路养护统一划分为日常养护、定期养护、特别养护和改善工程四类。
日常养护:
对各组成部分(包括附属设施)每年按需要进行频繁的日常作业,其目的是保持公路原有良好状态和服务水平。日常养护的作业项目主要有:路面及其他部分的清扫;轻微损坏的修补和设施的零星更换;割草和树枝修剪;冬季除雪除冰;以及为恢复偶而中断的交通进行紧急处理。
定期养护:
在使用期限内所进行的、可编制程序的、较大的养护作业。定期养护作业主要项目有:辅助设施的改进;路面磨耗层的更新或修复;路面标线、涵洞及附属设施的修复;金属桥的重新油漆等。
特别养护:
把严重恶化的路况改善到原有状态的作业。特别养护作业项目有:加强和改建已破损的路面结构;修复已破坏的路基和涵洞;防治外部因素对公路的损害,如稳定边坡、防治坍方、添建挡土墙、改善排水设施、防治水毁、预防雪崩、砍伐树木等。
改善工程:
对在新建或改建时遗留下的缺陷进行的改善作业。改善工程项目主要有:改善卡脖子路段,提高通行能力;校正路拱和超高,改善行车视距;调整交叉道和进入口,消除事故多发点,以策安全;采取防噪声措施;扩建和改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添建路旁休息区,以提高公路服务水平等。
二国内外养护现状
2. 1 国外特点:
国外道路养护技术,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工艺比较先进、新材料应用广泛、在养护技术方面投资多,注重预防性养护。
国内现状:
虽然我国的公路建设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我国的公路事业飞速发展,路面养护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新材料、新工艺、新机械不断在养护中得到应用。
高等级沥青路面常用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可按照厚度的大小和养护强度的强弱分为四类, 显示了常用预防性养护措施的分类情况。
1 0~15mm,轻强度养护措施,主要包括雾封层、微表处和碎石封层。
2 10~30mm,中强度养护措施,主要包括超薄磨耗层。
3 20~40mm,重强度养护措施,主要包括薄层热拌沥青混凝土。
4 20~50mm,强强度养护措施,主要包括铣刨罩面、就地热再生和厂拌热再生。
三养护技术分类:
3. 当前我国的道路养护技术主要有:
1)裂缝封缝
2)表面封层
3)薄层罩面
裂缝填封:
主要针对活动性裂缝,首先根据裂缝的几何形状进行开槽,然后进行裂缝清理、干燥,最后选择合适的填缝料进行封缝。
裂缝密封:
主要针对非活动性裂缝,无需对裂缝进行开槽,可直接采用热压缩空气清理
裂缝,再选择合适的密封剂进行封缝。
道路养护技术概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