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目的要求】
、功效、适应证、配伍关系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使用注意。
、熟悉药物11味、了解药物15味。
、应用的异同点。
【教学内容】
(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
掌握:半夏天南星桔梗川贝母浙贝母瓜蒌
熟悉:禹白附白前前胡竹茹旋覆花
了解:皂荚(附:皂角刺) 白芥子竹沥天竺黄礞石
胖大海浮海石海蛤壳黄药子昆布海藻
掌握: 苦杏仁(附:甜杏仁)桑白皮
熟悉:百部葶苈子苏子枇杷叶
了解:洋金花紫菀款冬花马兜铃白果
化痰止咳平喘药一、概念,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药。,称为止咳平喘药。二、药性:温热或寒凉;苦、辛、咸;归肺、脾、肾经。
三、功效: 、燥湿化痰 清化热痰
四、应用(一)化痰药主要适用于:、咳嗽、气喘、胸闷等有形之痰证。有形之痰证、瘿瘤、癫痫、惊厥、眩晕等无形之痰证。
寒痰、湿痰
热痰、燥痰
(二)止咳平喘药主要用于咳嗽及气喘等症。
五、分类温化寒痰药寒痰、湿痰证有形之痰 无形之痰清化热痰药热痰、有形之痰 无形之痰止咳平喘药咳嗽喘息证
六、配伍:
行气药
健脾药
兼表证——解表药;有热邪——清热药;
有寒邪——温里散寒药;虚证咳喘——补益药。
痰阻心脉——活血通阳药;
癫痫狂证——安神、平肝息风药
痰迷心窍——开窍药;瘰疬痰核——活血软坚药;
流注经脉——散寒通络药;梅核气——理气药。
《证治要诀·停痰伏饮》:“治痰……不外理脾,盖脾胃健运自无痰”;
《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七、注意:
咳嗽咯血者——慎用温燥性强者;
麻疹初起咳嗽——慎用收敛及温燥性药物。
⑴祛痰作用——①含有皂甙,刺激胃粘膜而恶心性祛痰;②作用于呼吸道,促进纤毛运动,降低呼吸道分泌物酸性而使痰粘滞度降低。
⑵镇咳作用——①抑制呼吸中枢:②末梢性镇咳。
⑶平喘作用——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解除其痉挛。
现代研究,本类药的药理作用包括:
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