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倍数因数课例研究.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把握数学概念本质,设计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基于《倍数和因数》的课例研究
的组织中推动学生概念的建构.(精品文档请下载)
本课设计中的活动主要有两个
活动一:用12 个小正方形,拼摆一个长方形,每次必须全部用完,并用算式把你的拼摆过程表示出来.
活动的目的:旨在把学生调动起来,感受整除,初步的感知倍数和因数,都是以整除为前提。,也是本节课知识的核心本质所在。(精品文档请下载)
活动二:找寻36的所有因数
活动的目的:让学生在寻找一个数所有因数的过程中,去观察因数的特征,从而总结出,寻找一个数所有因数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络,进步数学考虑的程度。(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研究的方法
三课两反思的课例研究形式
四、研究的过程:
“为什么教学要超时?"
1、课堂片段节录:
老师引入新课后:
师:课件出示:12个正方形,请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把你的拼法在方格纸上框画出来,再试着用算式表示出来,写在草稿本上。给你一分钟看谁的方法多,开场。(精品文档请下载)
生: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师:(1)你是怎样画的(框画了几排,每排有几个),算式是怎样列的?
(2)学生展示汇报.
师:老师把你们的画法整理了一下,请你观察:出示课件

3×4=12 6×2=12 12×1=12
4×3=12 2×6=12 1×12=12
师:指算式,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从上面的算式中,我们发现,这些算式中的两个数相乘都得12,像这样两个数相乘等于12的数,和12 之间有着某种关系,你们想知道吗?(精品文档请下载)
师:介绍因数和倍数
(课件出示:3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4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
请生读一遍。这句话中有两个关键词,请你把它重读
师:这里出现了两个重要的词“因数和倍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的新课
(板书课题:倍数和因数)
师:你能像老师一样也用因数和倍数来描绘一下余下的两组算式吗?
生:两人一组,说一说。
师:通过刚刚的描绘,我们发现12都有哪些因数呢?
(板书:12:1、2、3、4、6、12 )
师:满足什么条件就是12的因数呢?
生:每两个数相乘的积都是12,我们说这些数都是12的因数
师:两个数相乘等于12的算式还有没有,你能举例说说吗?
生:2。4×5=12
师: 2。4×5=12,?
生1:不是
生2:是,因为这两个数相乘也等于12。
师:不是,因为我们所说的因数和倍数都是在自然数范围内,不包括小数、分数
师:0可以做12的因数吗?为什么?
生:0乘任何数都不能得到12
师:所以在自然数范围内的因数要除0以外即非0自然数.
师:听了你们刚刚的描绘,有一个同学也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她也要来描绘一下这一组算式.
3×4=12中, 3是因数,12是倍数,你觉得这个同学说得对吗?为什么?
生1:我觉得好似对好似又不对
生2:对的
师:倍数和因数是描绘的两个的数的关系,不能只说一个,要说成:“3×4=12中, 3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精品文档请下载)
2、课后问题聚焦
(1)学生活动耗时过长,整个课堂节奏缓慢
老师在设计活动时的初衷,是希望学生能在头脑中建构起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的画面,再描画出来,并以形为支撑,列出算式,初步感受倍数因数和整除的联络。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用于画长方形的时间太长,让学生在画的过程中耽误了太多的时间浪费了精力,没有很好的去考虑三种摆法的共同点,和列出的算式的一样之处。
(精品文档请下载)
(2)对于数学本质的追问不够,逻辑不太合理
老师在活动后,对于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是直接告知的,本来这种告知是可以的,但是缺乏对知识的本质的追问。例如:在介绍了倍数和因数概念后,老师让学生仿照老师的样子说一说另外两种摆法的两个数和12的关系。这种学习纯粹是模拟学习,只能学其形,,和整除是有着亲密联络的,所以,老师在算式的呈现中,只呈现乘法算式,对于帮助学生更深化的理解概念,是比较

倍数因数课例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upcfxx
  • 文件大小72 KB
  • 时间202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