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的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学习目的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说说题意.“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老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互相学习,互相欣赏.
,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风光。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精品文档请下载)
,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老师指导点拨.
。
。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绘出来。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绘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理解有关词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读生字:塞箬蓑
古诗词三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