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题乌江亭》赏析.docx唐诗三百首《题乌江亭》赏析
唐诗三百首《题乌江亭》赏析
1 / 4
唐诗三百首《题乌江亭》赏析
唐朝杜牧《题乌江亭》赏析
中国是诗的国家,诗歌是中唐诗三百首《题乌江亭》赏析
唐诗三百首《题乌江亭》赏析
1 / 4
唐诗三百首《题乌江亭》赏析
唐朝杜牧《题乌江亭》赏析
中国是诗的国家,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重要的构成部分。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唐诗对中华文明的独到影响。唐诗是中国古典
文学的珍宝,唐诗三百首是唐诗中的精髓 .
唐诗三百首赏析精选篇
全诗原文以下:
《题乌江亭》
输赢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创作背景
杜牧于会昌元年( 841 年)上任池州刺史时,经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一说作
于开成四年( 839 年)
词句说明
⑴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
刎之处。《史记 ·项羽本纪》: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
檥船待,谓项王曰: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
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自刎而死。 ”
⑵兵家:一作 “由来 ”。事不期:一作 “不行期 ”。不期,难以料想。
⑶包羞忍耻:意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应有忍耐屈耻的胸怀心胸。
⑷江东:自汉至隋唐称自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域为江东。
才俊:才能出众的人。才,一作 “豪”。
⑸卷土重来:指失败此后,整改以求再起。 [1]
白话译文
输赢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先料想。能够忍气吞声,才是真实男儿。西楚霸王啊,江东子弟人材辈出,若能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作者简介
杜牧( 803 年-约 852 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朝优秀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
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 26 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察看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察看使幕,理人
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暮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代称 “杜樊川 ”,著有《樊川文
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情为主,其诗英
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 “小杜 ”,以别
于杜甫, "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 “小李杜 ”。
唐诗三百首《题乌江亭》赏析
唐诗三百首《题乌江亭》赏析
2 / 4
唐诗三百首《题乌江亭》赏析
唐诗三百首《题乌江亭》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