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风景名胜区王屋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境内,总面积 265 平方公里, 分7 个景区, 125 个景点。区内峰峦叠翠, 气势雄壮; 宫观林立, 人文荟萃, 泉瀑争流,树古石奇。饮誉中外的愚公移山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王屋山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汉魏时被列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号称“天下第一洞天”主峰天坛山海拔 1715 米,是华夏祖先轩辕黄帝设坛祭天之所,世称“太行之脊”、“擎天地柱”。主峰以北至王母洞为原如森林, 其间珍稀动物繁多, 是探险猎奇的好去处。景区内人文景观星罗棋布, 两千多年的银杏树郁郁葱葱; 久旱不竭的不老泉水清凉宜人;古朴典雅的愚公故居,再现战国时代生活风貌……具有很高的观赏、研究价值。王屋山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春天山花烂漫,夏日群山叠翠,秋季万山红遍,隆冬银装素裹。是一处有万年文化遗存, 千年道教之盛开, 融文化、自然于一体, 品位极高的山岳风景名胜区。王屋山又是方公里,分7 个景区, 125 个景点。主峰天坛山海拔 1715 米,是中华民族祖先轩辕黄帝设坛祭天之所,世称“太行之脊”,“擎天地柱”。阳台宫在王屋山脚下愚公村的西侧,是王屋山旅游线路的起点。现存的建筑是自南而北, 依山就势, 由低到高, 错落有致。阳台宫现存的主体建筑三清殿和玉皇阁为明正德年间重修。最为瞩目的是三重檐阁式建筑玉皇阁, 凌空欲飞的飘逸之势, 令人叹为观止。主体建筑上的几十对石刻柱子, 使这座宗教圣地成为石刻艺术的殿堂; 柱子上刻有翻滚的云龙、朝风的百鸟、闹梅的喜鹊、牧羊的苏武; 过海的八仙、战蚩尤的黄帝等。阳台宫内苍松翠柏, 郁郁葱葱,其中的一株七叶菩提树,树围近 3 米,高 14 米,传为唐代所留。千百年来,王屋山不仅是道家人物采药炼丹,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之地,它还以其集雄、奇、险、秀、幽于一体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来此寻幽探胜、陶冶情操,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皆游览于此,留下许多摩崖石刻和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诗仙李白有“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大诗人白居易也盛赞“济源山水好”。关于“愚公移山”传说中“愚公移山”的地方在王屋山之阳。这是一条从王屋山主峰延伸下来的南北走向的大山梁。山梁西面是愚公村, 东面是小有河, 愚公村的人每天要到小有河去取水, 正是这条大由梁给他们带来了许多不方便,所以愚公要带领他的子子孙孙挖掉它。现在我们可以看到, 在这条大山梁中间,确实断开一条很大的山口,远远看去,真似人工开挖的一样。而毛泽东的一篇名著—《愚公移山》使愚公精神成为中国人民战胜困难的精神支柱。愚公的故乡—王屋山再次为世人所瞩目。愚公移山景点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现在正申请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愚公群雕有四部分组成:台阶、平台、碑廊、雕塑。一级平台上的碑廊长 28 米,高 4 米,碑廊中间镌刻着毛泽东的亲笔题词—“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和战国时列子所著的《愚公移山》全文。两边分别刻着其他台上的愚公雕像高 105 米,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下面是由长 58 米,宽 3 米, 高 16 米的过錾青石砌成,上面是由防花岗岩水泥构件组合而成。群雕看起来威武刚毅,栩栩如生, 形象地表现了老愚公吕三太率儿孙共同挖山的场景, 愚公那种坚忍不拔、战胜困难的精神,成为中
王屋山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