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伦理学简答: 一、公共伦理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扩展主题) (一)含义: 用以规范公共管理主体的行为,以保证公益事业的公正性,合理有效地实现公益事业目标的准则体系, 就是公共伦理。(二)主要内容: A 、公共伦理观 2、价值基础:廉政 3、价值核心:公仆精神。“执政为民” B 、公共伦理的基本原则主要是:民主原则,人道原则,公正原则,注重效率原则及功利原则。 C 、公共伦理规范主要包括:爱国至上、忠于人民、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为政清廉。 D 、公共伦理范畴主要包括:义务、良心、诚实等。 E 、公共行为的伦理选择是公共伦理道德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 F 、公共伦理道德修养是公共事务主体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 G 、公共伦理的制度建设涉及政治法律制度等因素,因为, 公共伦理既要政治、法律制度的支撑, 又对政治法律制度起着不可替代的互补作用。二、公共伦理规范的主要内容(一)爱国至上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要求: 1、热爱祖国 2、保卫祖国的领土安全和主权完整 3、时刻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4、努力建设祖国(二)勤政为民“勤政”的基本要求: 1、勤于学习和思考——这是做好行政工作的基础。 2、勤于工作勤于工作要求:坚守岗位;开拓进取、勇于创新;顽强拼搏。忠于人民的主要要求: 1、有由衷地敬重热爱人民的深厚道德感情2、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无私地贡献给人民的事业 3、团结同志、关心同志、帮助同志(三)谦虚谨慎谦虚品德的表现 1、以平等态度对人;2、严于解剖自己, 多作自我批评;3、对待同志讲团结友爱(四)廉洁奉公廉洁规范基本内容: 1、不贪 2、不占 3、不奢奉公规范的基本内容: 1、忠于党 2、忠于国家 3、以人民利益为根本 4、服从全局 5、团结协作间的沟通,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6、公正严明,一心为公三、政府组织伦理的构成及其功能政府组织伦理是政府组织及其成员在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一)政府组织伦理的构成 1、公共伦理意识:公共伦理意识是公共组织及其成员在公共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价值观念 2、实践伦理:实践伦理是通过政策或制度表现出来的对社会公众的行为规范或要求 3、角色伦理:角色伦理是管理者个人所担任的管理角色应有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二)政府组织伦理的功能 1、导向功能:政府组织伦理的导向功能是指政府组织的伦理规范以及这些规范对政府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产生的结果对公众活动起到的鼓励或抑制作用。 2、规范功能:规范功能是指通过公共伦理规范限定政府组织活动的范围、行为模式,使政府组织管理的全过程程序化、规范化。 3、凝聚功能:凝聚功能是指政府组织及其成员通过遵守公共伦理规范使公民对政府组织产生认同和拥护 4、选择功能:选择功能是指政府组织按照公共伦理的要求对其行为动机、意图、目的和行为方式、过程、结果的取舍及抉择四、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应该具有的要素(一)个体权利: 个体权利的假设一直是公民社会理论的基石,它主张个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公民社会和国家都是为了保护和增进个人的权利和利益而存在的。因此,维护与发展人权是公民社会的首要原则。(二)多元主义: 它要求个人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团组织的多样性,思想的多元化。维系这种多元主义的是提倡宽容和妥协的文化。(三)公开性和开放性: 政务活动的公开化和公共领域的开放性是公众在公共领域进行讨论和进行政治参与的前提条件,因此当代公民社会论者无不坚持公开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四)参与性: 强调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和制约国家权力,是公民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五)法治: 公民社会强调要从法律上保障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反对国家随意干预公民社会的内部事务,从而保证公民社会成为一个真正自主的领域, 把国家的作用严格限制在宪法和法制规定的范围之内。(六)社会自治: 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相对于国家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只有保持这种独立性和自主权,公民社会的上述结构特征和文化特性才能得以维持。因此,公民社会主张在社会领域实行广泛的自治,如社区自治、社团自治、学校自治、地方自治等等。五、公共伦理冲突的主要表现(一)道德规范模糊不清时的冲突; (二)权力带来的道德冲突; (三)角色带来的道德冲突; 首先,公共管理人员不仅是公仆, 还是某一个特定行政组织的成员,公仆的角色要求其承担公共利益,特定组织成员角色要求其效忠,二者存在着不一致; 其次,公共管理人员同时扮演着父母亲、子女、兄弟姐妹、朋友或其他社会团体成员等众多角色,这些角色也会发生冲突(四) 利益带来的道德冲突首先,公共管理人员的个人利益与作为公职人员的义务之间的冲突; 其次,当公共管理人员致力于追求公共利益时,道德冲突也还是存在的。六、伦理冲突行为选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一)坚持比较选择的原则伦理选择既发生在善与恶及非善非恶的行为之间,也发生在善
公共伦理学(整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