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品牌失败案例 1、“万家乐”之忧万家乐公司进行品牌出租的最初目的,也许是寻求产业领域的快速扩张和业绩回报,寻求新的品牌价值延伸。然而,为了能在短时间内获利,改善其赢利状况, 万家乐公司采用的是简单的品牌授权, 且对品牌出租的回报承诺缺少客观的市场评估和有效的品牌风险管理,尤其是的被授权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估计过高。同时,只注重结果而缺乏过程监控,使万家乐对授权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失去控制, 从而埋下风险隐患。 2、“乐华”易帜乐华集团进军每个领域时几乎毫无例外地选择了价格武器,依靠低价格来敲开门槛。在彩电、空调市场,乐华凭此一战成名,成为人见人怕的“敢死队”。可是, 价格战从长远看是饮鸠止渴, 虽然很快打开了市场,但最终也伤害了乐华自己。 3、“小鸭”折翅 1999 年对小鸭集团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小鸭集团走进资本市场,然后利用所募资金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与。从洗衣机到热水器、冰柜、空调、灶具,从家用电器到 ERP 、电子商务、纳米材料,小鸭集团的视野越来越广阔,开始大范围、多元化的发展,一度投入数亿元巨资,并购了与主业非相关资产,导致大量现金固化,多年难以消化。结果, 在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小鸭集团背上了盲目、快速多元化的沉重包袱, 终于被压成了“病鸭”。 4、“香雪海”合资之鉴合资并不是中国企业的灵丹妙药,也不是企业发展的惟一出路;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发展应该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5、“商务通”不轻松商务通创造了巨大的成功,它所采用的模式, 比如渠道、广告、产品的实用风格等也都因此被奉若神明……但那些曾经有效的做法在无意中成为恒基伟业公司决策者潜意识中的一部分,并影响了后来的思维和决策模式。对以往模式的过分迷恋,使“商务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6、“三九”迷途三九集团以“ 999 ”胃泰起家,提起“ 999 ”,消费者潜意识里首先联想起“ 999 ”胃泰。后来,“ 999 ”延伸到啤酒, 不知道消费者在饮“ 999 冰啤”的时候, 会不会感觉有药味。 7、“哈慈”退隐在总结哈慈的成功经验时,郭立文认为:哈慈靠的是“好产品、好策划、好队伍”。而实际上,哈慈的营销模式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体系,它只是在营销的部分环节上出彩,在其它环节上却非常薄弱。 8、“金嗓子”明星广告反思广告代言人的选择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其中所涉及到的因素也很多,但代言人与产品属性相关是最基本的一个原则。公司选用罗纳尔多作代言人, “金嗓子喉宝”为咽喉用药, 罗纳尔多是足球明星, 足球用脑、用脚,但就是不用口,与咽喉何干? 9、“同仁堂”如何应对危机? 我们也许还记得“三株”的故事,同样是因为产品的不良反应引起患者的起诉,由于处理不当, 最后“三株”虽然打赢了官司,却输掉了市场,成为营销史上的反面教材。 10、“红桃 K”褪色红桃 K 集团的农村战略基本接近尾声,农村市场也日趋饱和,而由于品牌形象传播方面的低档次感,城市市场一直是红桃 K 的软肋。 2000 年初,红桃K 开始进行城市市场的探索,但城市不比农村, 在这里,红桃 K 遇到了“血尔”等竞争对手的强劲挑战。 11、“美厨”退席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外籍人士主政的美厨食品有限公司一直没有解决好产品、销售、成本、投资决策等方面的“水土不服”问题,这是导致美厨公司破产的根本原因之一。 12、“荣华鸡”斗败自洋快餐进入国
本土品牌失败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