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量化管理机制青龙一小于兴梅教师通过扎实、细致、科学的班级管理, 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班风,使学生终生受益。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制定班级量化管理细则,抓好制度建设。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此时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抓住时机, 因势利导, 让学生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是非常重要的。在领书、排定座位后,我立即组织学生学习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 日常规》,并结合小学的一些管理经验,集思广益,在学校量化管理细则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制定了《班级量化管理细则》,内容包括出勤、劳动、卫生、作业完成情况、文明用语、课间休息、两操质量、班风班貌等方面, 并分别制订得分。为保证班级管理力度, 树立良好班风、学风,还特别制定了重奖重罚的措施,在学习、宣传、卫生、体育等方面为班级乃至学校赢得荣誉的, 给予双倍或四倍, 至于扰乱课堂纪律被老师点名批评, 在学校违纪给班级荣誉造成损失的, 则处以双倍乃至更多的扣分。每人每周基本分 100 分,视各方面表现,一周一小结, 一月一公布, 期末总结后跟家长见面。同时与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文明少年等挂勾, 奖惩分明同时, 为了鼓励后进生,让他们看到希望,还特别设立了进步奖。。就这样,新学期刚刚开始, 九月一日正式上课的这一天, 班级量化管理已全面实施, 班级管理将全班同学纳入正轨,班级工作有序进行。二、公开竞选,发挥小干部的助手作用。制度能否发挥作用,关键是有效实施,贯彻落实。在这方面,我的原则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完善”。总是抱着的孩子是长不大的,必须给他们以实践、锻炼的机会,在实践中成长, 在锻炼中提高。班干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我在班级组织民主选举班委、组长、各科课代表的活动。为引导同学公平公正的评选, 采用记名投票的活动, 公开唱票, 评选结果当堂当众公布, 这样能有效避免不公正结果的出现, 确保有能力、有威信的同学进入班干队伍, 确保量化管理的有效实施。通过集中开会, 个别指导等方式对班干进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的指导后,便让他们各司其职,大胆开展工作,要敢于放权给他们, 同时在同学中维护他们的威信。民主选举原则上一学期改举一次, 引进竞争机制, 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的机会。力争让每位同学都有一次都当班干部的经历,丰富人生体验。三、坚持“一个标准”,调动学生积极性我在管理时注意坚持" 一个标准", 在处理班级事务时, 尤其是奖惩方面, 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标准。通常好学生易受到偏爱, 而后进生常使老师产生偏见, 所以班主任执法, 一定要公允, 要一碗水端平, 如处理偏颇, 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 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这些年来, 我坚持了一个标准, 对好学生和后进生的错误和缺点一视同仁, 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扭转了班风。调动" 两个积极性"。一是要尊重每个学生, 在课余时间里要尽量多深入到学生中去, 与他们一起交谈、游戏、活动, 使他们与你无拘无束地相处。二是发动大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 让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 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每次评优、量化、奖罚分标准, 都采用征稿的形式, 发动全班同学献计献策, 再结合老师的见解, 取得共识, 大家共同制定和执行。学生愿意干的事, 干起来热情高
浅谈班级量化管理机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