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的教学反思
《翠鸟》是三年级下册一篇课文,以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为主题。通过写翠鸟的外形、动作特点,表达作者的爱鸟之情,突出主题。老师在教学环节上的精心设计详略得当,步步诱导学生考虑,理解文本,又不失时机地锻炼学生的各种才能。这
《翠鸟》的教学反思
《翠鸟》是三年级下册一篇课文,以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为主题。通过写翠鸟的外形、动作特点,表达作者的爱鸟之情,突出主题。老师在教学环节上的精心设计详略得当,步步诱导学生考虑,理解文本,又不失时机地锻炼学生的各种才能。这堂课的亮点我总结了三点:
一、注重细节,抓关键字
题目中的“翠”字很容易就忽略了,但是黄老师在强调书写时还讲解了字义,识字方法活泼巧妙,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文本内容。抓住“小巧玲珑”这个词一下子就道出了翠鸟的外形特点。在讲解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更是抓住了“蹬开”“飞”“叼起”“贴着”突出了翠鸟动作的灵敏,老师在课堂上正是引导学生抓住了这些关键词,才做到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课文内容,做到了“以学生为本,老师为主导”的原那么,防止了僵硬的教学形式。
二、关注习作,抓事物特点
从三年级开场学生们就正式进入到习作创作的阶段,在语文课堂上时刻浸透写作方法变得尤为重要。在讲解翠鸟外形特点时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特点按一定顺序习作。在写作方法上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读出体会到比喻、拟人、比照手法的运用的好处。最后小练笔更是深化到小组们中去巡视指导,极大促进了练笔的效果,使得学生们在习作上得到了扎实有效的锻炼。
三、关注学生,抓设计语
老师的教学评价语很丰富,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真诚。在语言的设计上更是很用心,讲解“翠”字写法时,讲上面的羽字头不能分开,用了“朋友分开就不快乐了”的话,一下子把学生拉近了生活,有助于记忆。在导入问题中,用“作者写了什么?写得怎么样?”这样贴近生活的问题,符合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引起学生浓重的学习兴趣,并且降低了学习难度。
整个教学环节“读书——感悟——积累——运用”设计的教学学习活动层层深化,读写结合更具有实效性。观看了这节课给我感觉很舒畅,不花哨,课堂40分钟中学生真的可以从中学到不少知识。
最后几点建议:
1.小组合作的部分时间掌握不太好,最后有的小组纪律不好,在说笑。
2.课堂上学生的参和度还可以再高点。
3.教学目的中的识字写字教学不全面
《翠鸟》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