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学科
罗田县思源实验学校教案
课题
作文训练:借物抒情
备课人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李海霞)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
目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学习通过描绘事物来抒发情感。
才能目 语文 学科
罗田县思源实验学校教案
课题
作文训练:借物抒情
备课人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李海霞)
课 时
一课时
教学
目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学习通过描绘事物来抒发情感。
才能目的:
领悟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知识目的:感悟并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学生写一篇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植物等,理解它的习性、形貌、内在品质等
教学
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感悟并理解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领悟并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教
学
过
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童话:有一个圆被去掉了一个三角楔,于是它就去寻找自己丢掉的那个缺口,一路上,它欣赏到了美丽无比的花草树木,跟正在晒太阳的毛毛虫做游戏。有一天,它找到了自己丧失的那个缺口,它成了一个完成的圆了,随后飞快地向前滚动,世界完全变了样,再也没有以前那样美丽了。于是,它果断地丢掉了那个三角楔,又变成了一个残缺的圆,带着残缺和喜悦的一路前行、一路欣赏。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有缺憾的圆,在生命的行程中,我们都要怀着喜悦的心情,一路走来,一路欣赏,感受生活,感悟生命。
学生阅读资料。
学生欣赏课件
1、理解什么是借物抒情?
2、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借物抒情的课文。
二、感受借物抒情
《陋室铭》,老师点拨,让学生认识借物抒情。
《爱莲说》,老师点拨,再次感受借物抒情。
:大自然时时刻刻给我们以启示:看到幼苗冲破岩层,我们感到生命的顽强;看到江河奔腾不息,我们感到时间的飞逝。我们写作一方面是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鼓励自己走上越来越阳光的生活之路,另一方面,也给别人以启示,及勉励。所以,由外在的物引发
借物抒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