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识字教学要符合字理汉字的特点及自身规律也就是它的构字理椐,简称字理。汉字集音形义于一体, 从结构上可分为独体字( 象形、指事) 与合体字(会意、形声) 两种。字理识字就是依据汉字的造字规律和理椐进行汉字教学。这是我国传统的识字方法。从东汉徐慎的《说文解字》到清代王筠的《文学蒙求》等诸多识字教本, 都是依据字理来解析和识记汉字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指出:“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 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也是根据字理对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运用字理要注意抓好以下几类字的教学: 1、象形字的教学。中国汉字源于象形字, 然后发展到会意字, 最后升华为形声字。教材的识字内容也是遵循了汉字自身的发展规律编排的。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中的“日、石、川、竹”等就是最简单的象形字。这些字都具有实物的形象而且笔画简单, 有的与图形非常相近,如“日”“石”等字。教学时, 利用这类字的特点, 先让学生读字看图, 展开想象, 字形就很容易掌握了。在教学中还要注意采取举一反三的方法, 重点指导一个字, 归纳学法, 然后组织自学,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2 、会意字的教学。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象形字的基础上,通过发挥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运用演示法、图示法, 会意字也很容易掌握。譬如,学习“笔”字,我们可以拿一支毛笔,问学生这是什么? , 接着从上到下观察毛笔的结构, 竹子做的笔杆, 羊毛做的笔头, 合起来就是一支毛笔,然后出示“笔”字进行学习,它的音形义应刃而解。 3、形声字的教学。形声字兼有表音和表意的特点。在小学阶段, 学生学习最多, 接触最多的就是形声字。形声字的教学重点在于“形”。教学时, 运用转盘, 通过加减偏旁和换字偏旁的形式, 以了解字义为突破口, 让学生在学会一个字的同时, 学会一串新字。如:“请、清、晴、精、睛、”“泡、炮、抱”。成串的比较会让学生在字义、字形和字音方面产生联系, 快速的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
二、识字教学要符合字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