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十六世纪有一位常在自己山庄的散步道上一边散步, 一边自问“ Qn esais-je? ”(“我知道什么? ”) 的哲学家。他对自己的描述如下: 身材不甚魁梧, 中等偏矮, 体型结实; 脸颊不丰, 不过天庭饱满,面部的表情介于春风与愁容之间;性情则不急不徐。当然, 这仅仅是一张临摹的素描, 他对自己的描述可要详尽得多, 以至让人误以为他是一位对水自赏的自恋者呢。不过, 他常常问的那句“ Qne sais-je? ”则充满了怀疑论的色彩,是对自身”的怀疑。他把自己看作开向世界的一个窗子, 只有洞悉自己,才能掌握真实的知识。他说: “我描写的就是我。我自己就是我的书的题目。”在另一处, 他还写道:“世人的视线都是向着前面的, 我却把我的眼光翻过来, 望里面。”这大概就是他的方法论。这就是本文为男性朋友们介绍的主角蒙田! 柏克在他的研究著作《蒙田》里,把蒙田称为“一位早产的现代人物”。他是在说蒙田思想里的一些现代性, 例如他的自省方法类似于心理分析, 他对那时尚未成其为一门学科的人类学的研究, 他的怀疑论,等等。米歇尔? 埃康?德? 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 ntaigne ) 生于1533年2月28日, 原姓埃康, 后以祖产的名字改姓为蒙田。这处产业( 蒙田山庄) 位于裴黎哥德境内, 是座古老的城堡建筑,四周绿荫环绕。城堡围着高大的围墙,站在远处, 就能望见城堡的塔楼, 它的三楼就是蒙田的书房, 几个狭长的窗子俯瞰整个平原。这座山庄是蒙田的曾祖于1477年购置的。曾祖以及祖父两代,均为商人,直到父亲彼得? 埃康,才弃商从政,任裴黎葛法院的顾问, 并兼波尔多市的市长,还一度随法兰西军队到过意大利。蒙田的早年是在山庄度过的。他的父亲非常重视他的教育, 给他聘了一位德国学者当家庭教师。这位不懂法语的僵硬的家庭教师只用拉丁文和蒙田说话。蒙田家亦为儿子学拉丁文的需要,立下一条家规:凡有蒙田在场, 只能讲拉丁语。蒙田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时说:“我的教师只用拉丁与我交谈。至于家中其他的人,不论是我父亲或母亲,或家中之男仆女婢, 一律应严守家规, 即他们只能用他们所学来的拉丁文,与我聊天,大家因此反而获益匪浅……至学习拉丁之风气蔚然。时至今日,村中有些行业用具,仍然保留其拉丁名字。”这个六岁以前没有听过半句乡音的孩子的最初教育来自拉丁文化。此后数年, 他相继在几所学校——在基哀纳学校攻读拉丁文六年, 并参加过拉丁文悲剧的演出; 此后, 又进了波尔多大学文学院, 不久以后转到度路士大学攻读法科, 等等——读书, 研究拉丁文化, 研究戏剧以及法律。二十四岁的时候, 他的父亲把裴黎葛法院顾问的职位让给了他。次年, 该法院并入波尔多高等法院。后来, 他又被选为波尔多市的市长, 两度被选, 视事四年。五十二岁左右, 他连任波尔多市长之职时, 瘟疫流行, 他留在山庄里, 照料家庭, 尽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受到该市市民的指责, 说他未尽市长之职。从此以后, 他放弃了政治生涯,闭门著书。蒙田死于1593年9月13日, 享年六十岁。他的坟墓位于保都大学校园。坟墓的造型非常别致。蒙田石像双手合十,躺在墓台上面, 身穿骑士服装,腰佩长剑。蒙田以其《随感录》留诸后世,这是他在蒙田山庄闭门著书的成果, 也是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 风格独特, 内有随笔, 议论、回忆、日记, 且佐以
蒙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