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我的祖国长江、黄河横越的山川神洲处处呈现出灿烂辉煌的征程如金色的灯盏光芒照亮了远航的船帆我的祖国您用睿智的灵魂带领普天大众开拓了广阔的道路使祖国鲜花般娇艳描绘出东方的璀璨我的祖国鲜花般美丽的祖国从你的精神里从你的蓝图中读懂了燃烧的灵魂开拓辉煌明天的艰辛我的祖国从边疆到海岸有你的娇娆美丽我怀揣质朴的情感将满腔的深情遥寄愿祖国更加繁荣璀璨我的祖国黄河、长江、长城铸就了亘古的河山改革、开放、发展点亮世界的眼光我自豪于祖国的辉煌我的祖国黎明般的太阳怀抱着坚定的信念将澎湃的斗志化作永恒的执著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伟大的祖国东方文明的摇篮犹如奔驰的列车迎着世纪的曙光擎起燃烧的信念奔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周树人( 1881 年9月 25日-1936 年 10月 19 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 1898 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 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 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鲁迅( 1881 ~ 1936 ), 中国当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881 年9 月 25 日出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 年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进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 1904 年,入仙台医科专门学校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5 — 1907 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 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 1909 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 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 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 鲁迅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 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三味书屋授课。 1918 年5 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 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 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 年到 1926 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 1921 年 12 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 正传》,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192 6 年8月, 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 被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 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 1927 年1 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 1927 年 10 月到达上海, 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 1929 年,儿子周海婴出世。 193 鲁迅 0 年起, 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 1927 年到 1936 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 收辑在《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 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 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 整理《嵇康集》, 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 1936 年 10月 19 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 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 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1956 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1938 年出版《鲁迅全集》( 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 二卷),《鲁迅书信集》, 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 1981 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 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 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语、日语、俄语、西
爱国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