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沙乡年鉴》的读后感.doc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沙乡年鉴》的读后感.docx1
《沙乡年鉴》的读后感
  《沙乡年鉴》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沙乡年鉴》的读后感,欢迎大家的阅读。
  《沙乡年鉴》的读后感一
1
《沙乡年鉴》的读后感
  《沙乡年鉴》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沙乡年鉴》的读后感,欢迎大家的阅读。
  《沙乡年鉴》的读后感一
  《沙乡年鉴》记录了作者利奥波德居住在威斯康辛的农场(一个被社会榨干了价值,然后又被无情抛弃的农场)中度过的一年所发生的趣事,是大自然的史诗。从冰雪刚消融的一月到十二月的冬季再临;从农场旁记录了几百年历史的好橡树到经历了五次暴风雪的鸟儿65290号;不管是威斯康辛奏响哀歌的沼泽还是新墨西哥连绵不绝的山脉;都按照大自然的剧本演绎着自己的戏剧,告诉人们一个又一个深刻的道理。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简短的随笔《像山那样思考》
  当我看到这个题目时,我并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像山一样思考,山又没有生命,又怎么会思考呢?我接着往下读,随后,我释然了。
  这简短的一章,不过寥寥几百字,却讲述了一个哀伤的故事。美国任何一个有狼的地区,狼都被视为魔鬼,政治家为了自己的地位去猎杀狼,农场主为了自己的农场也去猎杀狼。在经过西部大跃进后仅剩不多的狼,在人们的围剿下逐渐销声匿迹,野外再也看不到狼的踪迹,夜晚再也听不到狼的悲鸣。于是乎,鹿儿大量繁殖。在经过几年后,树林中低于马镫高度的叶子全部被吃掉,饿极了的鹿儿只能啃咬树皮。最后,山失去了绿色。
2
  人们刻意的猎杀狼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人们妄图用火药和刀刃,征服大自然的利爪与獠牙,使自然向自己屈服。而利奥波德想要用文章来唤醒人们,希望人们可以像山一样思考,能够看到长远的利益,而不仅仅只看到肤浅的东西:自己猎杀一切对自己有害的物种时所能得到的'甜头。
  这点不仅仅是在保护环境上,而是适用于一切事物,中国古代就是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孟子,名轲,字子舆,传说他的母亲为了他搬了三次家。长大后,孟子不负母亲重托,成为了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这是目光长远的典型。因为孟母的长远目光,孟子从小就养成热爱学习的好习惯。宋朝曾被文学大家称赞过的方仲永,他拥有比拟甚至超越孟子的天赋才能,最终却只能泯然众人矣。这都是双方家长目光的不同导致的。由此可见,拥有长远的目光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啊!
  看了《沙乡年鉴》,我不由感到庆幸:利奥波德用随笔写出了如今环境所面临的威胁。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正在努力,努力拯救这个生我们养我们的地球母亲。我们不能让正义孤军奋战,我们也要从现在开始保护自然。
  在此我呼吁大家,要为了自然去努力奋斗,要用长远的、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地球上的一切,让

《沙乡年鉴》的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wcotyq193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2-01-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