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明政治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心得体会加强党的团结、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完成党的伟大使命的根本组织保证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 党的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 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得以完成各个时期使命任务的重要组织条件, 这是从党的建设长期实践中总结得来的宝贵经验。加强党的团结、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党原则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 都十分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内部团结和组织的集中统一。我们党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加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 特别是在党的事业发展的重大关头, 由于广大党员精诚团结、步调一致, 确保了党的集中统一, 使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 90 多年来党的历史反复证明: 什么时候党内团结统一的局面好, 党的事业就发展顺利、蒸蒸日上; 反之,则会使党的事业遭受损失, 发展就会迟滞。因此, 我们必须始终自觉地维护来之不易的党内集中统一的政治局面, 像珍惜个人的生命一样珍惜党的团结。加强党的团结、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政治前提。领导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为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 最根本的要靠两条: 一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和有力的领导, 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道路。做到这两条的一个重要政治前提是必须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团结和集中统一, 因为团结就是大局, 团结就是力量, 党的团结统一是全国人民和一切爱国力量团结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加强党的团结统一, 党才能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才能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战胜一切困难, 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人民不断推进事业发展。加强党的团结、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在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新的历史条件下, 党的执政基础日益稳固, 但执政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也日益凸显。从世情来看,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博弈更趋激烈, 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不断显现, 这对党领导发展、实现民族复兴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从国情来看, 国家在改革开放进入关键阶段后, 党面临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 这对党不断巩固执政地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党情来看, 一方面, 党员队伍的组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8200 多万党员中包含着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员, 党的群众基础明显扩大。另一方面, 受各种社会思潮和腐朽思想影响, 一些党员干部在理想追求、思想品质等方面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这些情况对党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有效应对这些复杂多变的内外部挑战, 全党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保持高度的团结, 才能完成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 将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的强大力量。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的团结,才能真正实现党的集中统一党的团结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基础上, 也就是在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和组织原则的前提下, 党才能达到真正的团结和真正的集中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现时代全党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列宁曾经指出: “无产阶级政党的团结统一不是无原则的团结和表面形式上的虚假统一, 而必须完全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胡锦涛同志在“7· 23”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的引领下, 才能凝聚共同的理想信念, 从而达到思想上、组织上的集中统一和行动上的步调一致。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团结, 必须做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工作, 以统一的思想理论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与道路的实践。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是全党团结统一的政治基础。党的团结以什么为根本目标,这事关组织的集中统一的性质和方向。从政治上讲,全党在纲领和路线上的一致, 就是全党团结统一的最高政治目标。如果没有对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认同一致, 全党就失去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 因而就难以达到牢固的团结和真正的集中统一。当前,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就是我们全党的行动纲领和总路线。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的全面展开, 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也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因此, 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严明政治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