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兆华九十年代先锋戏剧探析.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9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杭州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林兆华九十年代先锋戏剧探析
姓名:何明燕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指导教师:黄爱华
20070401
中文摘要林兆华是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的一位重要领军人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他改编了一系列经典名著,开启了中国九十年代先锋戏剧重读经典的先河。通过改编原著,他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主体性缺失现状的深重忧虑,而改编本身所体现出的形式变革和主题误读,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导演的先锋立场。鉴于林兆华九十年代先锋戏剧的特殊审美价值,本文重点关注林兆华九十年代的经典名著改编,通过对其代表作品的深入剖析,揭示其特殊的美学追求,以及蕴含在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林兆华拒绝墨守成规,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戏剧观念:他勇于“颠覆”、崇尚“创新”,为现代戏剧的生存开辟出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他在“自由”创作理念的引导下,全方位地实践着自己“全能戏剧’’的艺术主张。笔者认为,先锋艺术的美学内涵应该是对主体性的追求;然而先锋艺术的激进特性,又使得它在寻求主体性的内在驱动下,表现出强烈的形式反叛与革新。因此,内在的主体性追求和外在的形式革新是先锋艺术的两大本质特征。本文正是力求在这两个层面上对林兆华九十年代先锋戏剧展开探索和分析,从而把握林兆华先锋戏剧实践的现实意义和美学价值。一方面,笔者通过对林兆华“第二主题”的仔细解读,挖掘导演对当下中国人主体性缺失现状之敏锐感受,以及蕴藏其中的对完整个我的追求。《哈姆雷特》体现了林兆华对现代中的敏锐感受,以及对独立自主的个人主体的呼唤和渴求;《三姊妹·等待戈多》将人类对主体自身终极意义的深刻思考浓缩于舞台,主体等待的命运被扩展至全人
形式的考察,阐发和挖掘林兆华九十年代先锋戏剧的现代性内类;而《理查三世》的排演,则显示了林兆华对当代社会道德麻痹现状的深入思索。另一方谣,笔者认为,林兆华对“全能戏剧’’的实践,突出地表现为戏剧形式的革新。对待剧本改编,林兆华强调导演改编剧本的主动权;在演员表演上,他极力突出演员作为扮演者的意识,并通过对演员的训练,实现演员的多功能转化;丽舞台美术方蕊,林兆华注重从戏曲中汲取艺术营养,将“空的空问导目赡苄酝频酶罡悖⒔岷稀捌独肪纭钡拇理方式,丰富了舞台的想象空间。总之,本文通过对林兆华的戏剧观、戏剧审美内涵和审美涵和先锋性形式特征,希望以此突显林嚣华先锋戏剧探索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为人们重新理解中国当代先锋戏剧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依据,并为新世纪的先锋戏剧,乃至整个戏剧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关键词:林兆华先锋戏剧主体性全铯戏剧
..,.琣猚.,’疭
,.’甀,—琣疭,疭猵甀,’琇,疭,篖
绪言林兆华是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的一位重要领军人物,其导演风格“纵横开荡,放任无度,继承传统又反叛传统,借鉴民族戏曲又超越民族戏曲,吸收西方现代舞台技法义不为西方现代戏剧观念所拘束”,①实现了传统戏剧的现代转换,对中国先锋戏剧思潮之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有着坚定而又执著的艺术信念,凭借激烈反叛的现代美学观,总是在不断地开拓流变中,给观众带来惊讶与惊喜。林兆华,年出生于天津,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他是在参加中戏毕业演出时,被北京人民艺术居看中而成为人艺的演员。文革下放期间,他曾经向焦菊隐学习过导演艺术。年,他与梅阡合作导演了《丹心谱》,从此踏上了戏剧导演生涯。接着,他独立执导了《为了幸福,干杯》、《谁是强者》等话剧,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反响。然而,在今天看来,这些演出剧目大都是社会问题剧,以提出或反映当时社会的重大问题为旨归,由人物的矛盾冲突构成故事情节,属于典型的“传统话剧年,林兆华与高行健合作,共同推出了中国第一部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这一创举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先锋戏剧史上的领潮人地位。此后他和高行健这对黄金搭档又陆续推出了多部颇具影响力的作品,如无场次多声部生活抒情喜剧《车站》,多声部现代史诗剧《野人》等等。这些作品最明显的先锋特征,就是最早以小剧场的演出形式对戏剧的剧场性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验。此外,它们完全打破了传统镜框式舞台①《林兆华导演艺术》,北方文艺出版社年月第一版,第场WR林克欢《历史·舞台·表演——评林兆华的文化意向与表演探索》,年隆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的束缚,拉近了观众与演员的距离,从而有利于观众与演员的交流。这些实验戏剧在中国当代戏剧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确实为改变中国戏剧面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于林兆华而言,与高行健的合作,丰富了他的导演经验,使得他的导演艺术逐步走向成熟、完善。到了九十年代,一些先锋戏剧从业者相继退出舞台,原创剧本骤然减少,整个先锋戏剧陷入了一种低靡的状态。虽然在这个时期,林兆华排演了过士行的“

林兆华九十年代先锋戏剧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wbjll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