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一、诗歌鉴赏: 1 、何绍基的《春江》: “几处渔村欸乃歌, 轻烟染万峰螺。乌篷摇入潇湘路, 才信春江是绿波。”①这首诗是写在作者游历北方和江南之后刚刚回到家乡写下的, 在作者的眼中, 家乡的山水之美, 是无比美的, 远比北方和江南一带的山水更加令人陶醉。②作者不仅仅看到了家乡的美景, 也听到了家乡渔夫美妙而愉快人歌声, 从中感受到了家乡百姓富足的生活和百姓由此流露出来的欢欣放松的生活心态。③在作者看来, 家乡的山水美景和风土人情就是自己生命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旦重新回到家乡的怀抱, 漂泊的心立刻感受到了归宿感,享受到了宁静,幽雅的文化的氛围,使灵魂彻底安顿下来。④这首诗系统地调动了听觉, 视觉和体觉以及联想等审美方式进行综合的描绘, 创造了一幅极其优美的山水画卷, 也创造了一个极度优雅的艺术意境。 2 、丘逢甲的《元夕无月》: “三年此夕月无光, 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 五更飞梦渡鲲洋。”①这首诗是写在作者抗日失败潜回大陆三年之后写下的, 作者居住在大陆三年, 渡过了三个元宵节, 惊异地发现: 三个元宵节都没有看到圆圆的月亮, 以至于作者深刻地怀疑月亮是否仍然留在故土台湾,或者月亮不愿意追随作者回到内地。②由月亮引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作者的祖籍焦岭, 成长在台湾, 在作者看来, 这两个故乡是连成一体, 不可分割的, 但恰恰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割让了台湾, 让台湾落入日本殖民主义者的魔掌,从此海天相隔,骨肉分离。③作者从一个侧面愤怒地控诉了清政府的投降主义政策路线, 指出清政府在东西方列强面前一味地割地赔款, 出卖民族利益, 是典型的腐败无能, 也希望通过广大国民的抗争, 触动朝廷, 影响朝野, 进而振兴中华。④作者愤怒地控诉了日本殖民主义、军国主义的野蛮行径, 对于日军侵占台湾表达了强烈的抗议。希望全国同心协力打败日本军国主义, 将日军赶出台湾,实现祖国的统一。 3 、蒋智由的《有感》: “落落何人报大仇?沉沉往事泪长流。凄凉读尽支那史, 几个男儿非马牛! ”①这首诗是写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噩耗传来之时, 作者感受到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耻辱, 为中国军队的失败,为割地赔款条约的签订悲痛不已。②作者回首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 总结历次对外战争的经验, 发现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抵御外国入侵、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民族, 在历史上涌现了非常之多的民族英雄, 这就启示我们: 只有奋发图强, 英勇奋斗,才能够获得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③作者从一个侧面愤怒地控诉了清政府的投降主义政策路线, 指出清政府在东西方列强面前一味地割地赔款, 出卖民族利益, 也希望通过广大国民的抗争,触动朝廷,影响朝野,进而振兴中华。④作者对于日军侵占台湾表达了强烈的抗议。希望全国同心协力打败日本军国主义,将日军赶出台湾,实现祖国的统一。 4 、谭嗣同的《有感一章》: “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刘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①这首诗是写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噩耗传来之时, 作者感受到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耻辱, 为中国军队的失败, 为割地赔款条约的签订悲痛不已。②作者认为: 世界上所有的愁, 所有的忧伤莫过于春愁, 但是, 此时此刻, 国仇家恨远远超过了春愁, 这种战败割地赔款的耻辱将深深地烙在中国人心灵的深处。同时, 作者极度忧虑, 割地赔款的悲剧无休无止地继续下去的话,中国的神圣领土将会割让殆尽,全部沦为东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广大国人将无立锥之地,中华民族的发展前途堪忧。③作者从一个侧面愤怒地控诉了清政府的投降主义政策路线, 指出清政府在东西方列强面前一味地割地赔款, 出卖民族利益, 是典型的腐败无能, 也希望通过广大国民的抗争, 触动朝廷, 影响朝野, 进而振兴中华。④作者愤怒地控诉了日本殖民主义、军国主义的野蛮行径, 对于日军的侵占表达了强烈的抗议。希望全国同心协力打败日本军国主义,将日军赶出中国。 5 、梁启超的《读(陆放翁集)》: “辜负胸中十万兵, 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 ”①这首诗是作者阅读了陆游的爱国诗篇有感而发写下的。在作者看来, 陆游是一个不朽的爱国者, 他的爱国精神令后人永远惊讶, 他英勇杀敌的壮举更是后人学习的榜样。同样的, 陆游一生不得志, 未能参加北伐收复失地的憾事也给后人留下了永久的伤痛。②在作者看来陆游的一生是典型的爱国者的悲剧。主要原因在于:腐败无能的朝廷对于爱国志士的压制。因此, 作者认为, 今天朝廷不应对广大国人的爱国热情进行压制, 应该顺就民心, 充分发挥广大国人的爱国激情。③作者认为:自己身为年轻知识分子的一员,理应胸怀报国之志,一方面可以投笔从戎,上阵杀敌,另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166 KB
  • 时间2016-08-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