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颐和园》(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一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风光。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以查阅课文)
1、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 )
2、形容建筑物异常华美,荣耀夺目。 ( )
3、样子各不一样。 ( )
4、青翠茂密。 ( )
5、往远处看。 ( )
3.小组自我对照、检查,请正确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记住生字和理解词语的.
4.老师褒扬预习好的同学。
二、画图通络 初识名园
1.提出自主阅读的要求,弄清作者游园的景点和道路。
(1)课文主要记叙了哪几个景点?(读后根据学生答复板书: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2)找出课文中有关作者游园道路的词语。(进了、绕过、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等)
2.边读边想,尝试画出《“颐和园”旅游示意图》。
3.学生汇报、展示自己画出的旅游图。
4.师生共同阅读课文中有关旅游地点变换的语句,老师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旅游图(见板书设计中图示),学生对照,选出最相似的褒扬。(精品文档请下载)
5.多媒体播放颐和园画面,学生按图看景.
6.作业:选出你最喜欢的景点,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画境解文 欣赏名园
1.自己选择喜欢的景点,美美地读一读,体会语言美。
2.指名朗读有关段落(随机指导,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三部分都要涉及),学生谈感受[学生品评、互动,从文本的语言中体悟景物特点,老师适当补充,师生合作板书(参见板书设计中有关内容),,应注意图文结合,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赏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滑”字为例,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品读其它词句]。(精品文档请下载)
3.学生总结三部分的景物特点,板书:长长的画卷 立体的画卷 铺开的画卷
4.开火车(每部分一名同学)朗读相关段落。
5.尝试背诵喜欢的段落。
二、画面回放 介绍名园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本文中自己喜欢的景点,参加搜集到的资料,讨论确定这一景点的导游词。
2.每组选一名导游,带着全班同学玩耍相关景点(指图或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画面讲解)。
3.根据导游情况,评出导游的等级(特级导游、一级导游。二级导游等).
三、画笔再展 畅写景观
1.阅读课文第一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他们有什么关系(前后照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讨论总结这一课的表达顺序。[总,分(地点转换),总]
3.画一幅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点游览图,并利用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篇游记(作业)。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颐和园》这篇文章是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学生对本单元“
颐和园 (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