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介绍
一、教学内容
1.时间单位“秒"的认识
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
3.简单的时间计算
二、教学目的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会进展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
3.初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介绍
一、教学内容
1.时间单位“秒"的认识
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
3.简单的时间计算
二、教学目的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会进展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
3.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编排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主题图中新年联欢晚会的倒计时。
商场内钟表柜台的场景。
上学路上花费时间的计算。
学生的作息时间.
商场开门、关门时间.
火车晚点.
调查50米跑花的时间等。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体验1分钟有多长,1分钟能做什么,刷牙、整理书包等需要多少时间。
和所有计量单位一样,除了重视单位的换算及相关计算以外,要更强调“观念"的建立。
3.注意让学生搜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理论才能.
如练习十四第3题,第7题。
四、详细编排
(一)秒的认识
1.主题图
结合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教学时可以用录像的形式让学生看一下这个场景,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每天新闻联播前面也有这样的倒计时,还可以拿一个钟让学生听一下“滴答声",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精品文档请下载)
2.秒的认识和“1分=60秒”
(1)教材直接说明要用“秒"来计量很短的时间,然后提出问题“怎样计量?”引出钟表上的秒针。教材上呈现了商场里钟表柜台的情景,图中的大部分钟表上都有秒针,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下。(精品文档请下载)
(2)接下来,学生利用不同的计时工具来进一步认识秒,并探究1分=60秒的关系。在这儿,有机械钟表,有电子钟表,还有秒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机械钟表上有三根针,秒针走得最快,秒针走
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圈(60格)时分针走1格,所以1分=,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钟表方面的经历和知识,这个活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可以让学生考虑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精品文档请下载)
3.做一做(第61页)(感受时间的长短)
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所以要借助于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一年级认识的根本上都是时刻,在这儿逐渐浸透时间段的知识,为下面教学时间的计算做准备。(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1题,让学生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一方面可以建立1分钟的长度观念,另一方面,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1分=60秒的关系。 (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2题,1分钟能做什么,教材中列举了四个平时学生生活中1分钟活动的例子,并鼓励学生举出更多的例子来,如1分钟能从哪儿走到哪儿,1分钟能拍多少下皮球,游泳能游多远,等等。通过这些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能更真切地体验1分钟的长度。1秒比较短,学生不太好举出这方面的例子,可以让他们用语言来描绘一下,模拟着秒针的节奏念一下。(精
《时分秒》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