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安徽特产.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安徽特产安徽食品特产义门苔干产地:中国安徽涡阳。历史:据传说, 300 年前创制于一个叫“张绣楼”的村庄,所以,起初得名“绣楼苔干”。又因义门集称“庙集”,故又叫“庙集苔干”。苔干制成后一般打包运往各地销售,开包以后,清香扑鼻, 因此被湖广和香港客商称之为“香菜”。这种苔干风味独特, 人们视为珍品。清朝乾隆年间(公元 1736-1795 年),已作为“贡菜”进奉皇帝。特点: 苔干是用涡阳县义门集一带的秋苔菜茎去皮晾晒而成, 具有清香嫩脆的特点。调制:先取出适量苔干,放入温水内浸泡两小时,尔后切成二指长的片,拌入虾米、姜丝、辣椒和食盐为咸拌;加入白糖为甜拌。尤其是在数九寒天, 餐桌上出现一道碧绿香脆的凉菜——苔干,顿时会使人感到春意盎然。工艺:苔干收获后应立即切晒, 切晒是苔干生产的关键, 要经过除叶、削皮、切片、晾晒等工序。切时要求: 刀刀笔直, 苔片厚薄、长短一致, 根部一端仍相连, 便于搭晒。苔片大部分水分蒸发,萎蔫后就可以扎把上市出售。芜湖芝麻香菜产地:中国安徽芜湖。特点: 芝麻香菜又名“五香菜”, 它是以梗长、叶短、棵壮而白嫩的高杆白菜为主料,配以适量的细盐、五香粉、碎蒜瓣、大椒粉、炒熟的黑芝麻、熟菜油和少许防腐剂,采用传统工艺,经过晾晒、清洗、切削、脱水、盐腌、调味、密封等七道工序制成,鲜香嫩脆,爽口开胃,风味别具。工艺: 芜湖芝麻香菜的酱制方法既讲究又简单, 基本沿用了清代中叶所形成的工艺。据清人李化楠著的《醒园录》中曾记载,当时此菜的腌制方法是:每十斤菜配研细净盐六两四钱。先将菜逐叶披开,杆头厚处撕碎或先切作寸许,分晒至六七分干, 下盐。揉至发萎极软,加花椒、小茴、陈皮丝拌匀,装入坛内,用草塞口极紧,勿令泄气为妙。复藏匀仰,一月可吃。濉溪酱包瓜( 菜中菜) 产地:中国安徽濉溪。历史: 濉溪酱包瓜首创于清朝同治年间, 距今已有 120 多年的生产历史。特点:清香可口的酱包瓜瓜芯充填有多种味道鲜美的细菜,甜、咸、酸、辣、香诸味俱全。吃起来酱香浓郁, 脆嫩爽口, 风味独特。工艺: 濉溪酱包瓜选料讲究, 制作精细, 风味别具一格。元昌斋酱品厂选用当地产的优质包瓜为原料。此瓜呈鼓形, 色泽青黄, 清润丰满, 而且要求每颗重量五百克至七百五十克, 坚持随采摘随加工, 不能过夜, 以保证鲜嫩。制作时,首先在包瓜的梗处以圆盖状切开,挖去瓜瓤, 再经过初腌、日晒、酱制等工序, 使瓜壳呈琥珀色; 然后, 筛选取优质杏仁、花生仁、黄瓜、线瓜、豆角、苔子、苤蓝、生姜、鹿角菜、陈皮等作为配料, 并经过酱制之后切碎作馅, 充填于酱好的包瓜壳内。最后将先前切下来的圆瓜皮盖再盖上, 捆扎为原鲜包瓜的形状即为成品。生产企业:中国安徽元昌斋酱品厂。芜湖腐乳产地:中国安徽芜湖。品种: 有红方、青方、糟方等, 各具风味。红方腐乳加入红曲, 色泽红艳,咸辣醇香;糟方腐乳加入黄酒精,色泽乳白,有浓厚的糟香和氨基酸的复合香味; 青方腐乳色泽青白, 臭中有奇香, 非常鲜美。新创制的桂花腐乳、芝麻腐乳和多味腐乳都有特异风味。特点: 芜湖腐乳块形整齐, 色泽艳丽, 香味浓郁, 味道鲜美, 回味悠长。功效: 桂花腐乳芳香馥郁, 具有化痰散瘀、暖胃止痛的功效; 芝麻腐乳香浓味鲜, 能补中健身,抗病延寿; 多味腐乳由于加入多种香料, 具有咸、甜、酸、辣、麻、香等多种味感, 颇为消费者喜欢。工艺: 先将豆腐切成小方块, 压去一些水分, 置于室内竹笼中, 撒上经过人工培植提纯的毛霉菌种, 加盖保温,让其发酵。当豆腐块发霉,腐面上的白绒毛长至二、三厘米厚时,装入坛中,配以辅料,倒入配制好的盐水( 每一百毫升水加食盐二十克) 浸渍, 盐水以淹没最上层豆腐块一、二厘米为适度。再用湿泥密封坛口,让其融去菌毛,继续发酵,促使大豆蛋白进一步分解为氨基酸,使辅料的鲜香味汁渗透进腐乳坯块中。数月之后,即成熟为腐乳。发酵期越长, 质量越好,味道越美。装坛时,加入不同辅料,又制成了多种风味的腐乳。胡玉美蚕豆辣酱产地:中国安徽安庆。历史: 胡玉美蚕豆辣酱已有一百多年生产历史。据史料记载, 清道光十年( 公元 1830 年), 徽州酱贩胡兆祥挑着一副酱坛子进了安庆城与舅家甘姓合伙在安庆北门外南庄岭开设了“四美酱园”。清咸丰二年(公元 1852 年),胡兆祥的长子长龄、次子长杰继承父业,制造元缸酱、酱油、酱麻油等出售,这就是“胡玉美”的雏型。清同治二年( 公元 1863 年), 胡家独资在安庆商业中心四牌楼开设“胡玉美酱园”。蚕豆辣酱原是四川特产,川中、川东一带几乎处处生产, 尤以郫县豆瓣和重庆的金钩豆瓣最为有名。胡家慕名三次派人入川,把川酱生产工艺学到手,接着按照长江下游人们的口味,创造性地生产出源于川酱,别于川酱,具有自己独特风味的蚕豆辣酱。经过几十年的惨淡经营, 到辛亥革命前, 以振风古塔为商

安徽特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94 KB
  • 时间2016-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