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黑板报素材.docx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黑板报素材
小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小学生年龄一般在 6~12 岁之间,在发展心理学上属学龄期。 在心理发展的健康问题上,小学生有以下几点是比较突出的。
在小学阶段, 儿童的大脑在不断地发展、意志健
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现在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这样定义的:
3/11
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社会规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心理健康的特征
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 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 智力正常
人的智力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个等级。正常智力水平,是人
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情绪稳定与愉快
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它说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 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 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 灰心绝望,喜怒无常,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行为协调统一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其行为受意识支配, 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
4/11
不集中,思想混乱,治疗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中, 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 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 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良好的适应能力
人生活在纷繁复杂、 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 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与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都将能够适应,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摘要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哪一天?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 1992 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 10 月 10 日。 2005 年 10 月 10 日是第十四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什么?
今年的主题是“心身健康,幸福一生” 。
3. 有人说身体健康不算真正的健康,对吗? 对。 1948 年世界
卫生组织成立时,在宪章中就把健义为: “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
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
科学研究已经发现, 在许多疾病的发生、 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心理因素
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类疾病被统称为心身疾病。因此,现代医学
5/11
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而且随
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什么是心理健康?
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成立宪章中,对健康下的定义是: “不
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 还要有完整的生理、 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
能力”。可见,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组成部分,人们不仅应关
心自己的躯体健康, 还应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以与自己与社会相融合
的程度。
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是什么?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义为: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
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水平一般分为哪三个等级?
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 它是一种持续的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
康的水平大致分为一般常态心理、 轻度失调心理、 严重病态心理三个
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者表现为经常有愉快的心理体验,适应能力强,
善于与别人相处, 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 具有调
节情绪的能力。 生活多数人属于一般常态心理者。 轻度失调心理者表
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 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 生活自理有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黑板报素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